近年来,广西钦州灵山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荔枝园实行数字化管理,空中智慧管家给荔处方,无人机喷药洒水和 AI 巡防技术的应用成为荔枝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保护神。
图为智能管理的灵山荔枝品种示范园
连日来,灵山县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区的龙武产区,无人机常在果园里飞行穿梭,对荔枝果树信息进行收集回传,并根据数字化信息精准识别执行喷药、施肥等管护作业,彰显了农业科技的魅力。
图为小型无人机正在采集荔枝果树信息
灵山荔枝龙武产区是灵山县最早进行荔枝无人机飞巡的果园。以前巡园工作需要场管员花费两天的时间才能走遍整个果园,而且采集到的素材非常有限。
据广西灵山千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璜介绍:“现在,我们通过接入桂鸟飞巡系统,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完成130亩荔枝果园的全面采集。现在不光效率提高了,并且采集的全面性、准确性,也达到了人工无法企及的程度。”
图为无人机在作业
无人机化身空中管家,土壤水分仪、气象仪、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仪等智能设备,对果园环境数据实时监控并自动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将营养精准送达每一条根系,转光膜大棚里的光谱传感器,果园管理由田间劳作向云端操作转变,推动荔枝种植的远程智能浇灌,形成“地块—监测—研判—处理”生产管理闭环,为荔枝的健康生长、高产和绿色品质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直奋战在灵山荔枝品种园的灵山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何松榆说:“目前,我们整个县的荔枝生产,早熟的品种三月红,都已经进入到了着色阶段,中熟品种桂早荔和白糖罂等都已经进入到果实的膨大期。当下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保果。”蛀蒂虫对早熟品种、中熟品种的危害比较蛮大。现在主要利用光驱避物理防治,结合低毒无残留农药防治荔枝蛀蒂虫效果非常好。
无人机搭载AI视觉,能捕捉人眼忽略的早期病变;云计算平台每秒钟处理百万条环境数据,为果园开出“数字处方”——病虫害预警提前7天,施肥精准度提升90%。
图为悉心护理下的荔枝即将成熟上市
据灵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宗东介绍:“今年我们灵山的荔枝的种植的面积稳定保持在这个42万亩以上。我们主要的优质的品种有香荔、桂味、无核荔、还有仙进奉等。在整个的生产环节里面,我们现在全面应用了光驱避的防虫技术,还有弥雾的探照技术、转光膜大棚等先进的技术,构建起了一个科学的种植的体系。同时,我们借助了这个无人机的巡检与数字化的监测系统,实现了荔枝生产流程全程的可追溯的管理。”
科技赋能荔枝园,灵山荔枝有了“数字护照”,建立生产全流程数据档案,在全国首创荔枝“光驱避”蛀蒂虫绿色防控技术,无需人工监控,不再使用杀虫剂,荔枝园实现虫果率为“零”的突破,目前推广应用面积达2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超30万亩;今年灵山荔枝的坐果率显著提升,预计将迎来荔枝丰收大年。(中共灵山县委宣传部 杨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