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酣,沃野生金。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萨力巴乡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标,依托全乡19.5万亩耕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融合节水技术推广、特色产业培育及农资农机保障,全面掀起科技春耕热潮。
作为敖汉农业现代化标杆,萨力巴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2025年计划新增8000亩。通过坡改梯工程整合零散地块,将丘陵坡地改造成层叠式梯田,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管网80公里和修缮田间道路15公里,使土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玉米亩均产量预计突破2000斤。目前,全乡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45%,粮食产量逐年提升。
依托本土滴灌带厂规模化生产优势,该乡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农户采购成本降低10%,节水设施覆盖面积达11万亩。在老牛槽沟村万亩梯田上,全部实现机械作业,节省了劳力和工作强度的同时,粮食每亩增产约200公斤,增收800元左右。同步推进残膜回收行动,机械化回收率超90%,农田生态持续改善。
为了强化农资保供监管力度。萨力巴乡市场监督管理所联合农业岗开展专项检查,抽检种子、化肥样品10批次,全乡农资储备充足,良种覆盖率100%;实现农机检修全覆盖。4月以来,农机岗组建4支技术队,检修拖拉机、播种机等设备,培训农机手150人次,全乡春耕机械化率达100%,播种效率提升20%。
春深不负赶耕人,科技兴农正当时。萨力巴乡以“良田+良技+良机”三核驱动,朝着粮食增产10%、农民增收15%、农田生态效益提升20%的年度目标全力进发,在塞北大地续写“藏粮于技”的时代答卷。(郭家鹏 刘忠友 左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