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金星村,村民颜丽梅家50亩农田里,烤烟、金丝豆、辣椒、蚕豆等作物轮番“上阵”,为这一家人的生活作出了“杰出贡献”。
最初,由于尚未掌握技术要领,颜丽梅尝试种了2亩烤烟,却因烘烤不当导致亏损。虽然受挫,她还是决定不要轻易放弃。
“种烟是精细活,光靠力气不行,得用脑子。”颜丽梅说。此后的种植历程中,她勤学好问,主动请教剑川县烟草公司技术人员,并和周边烟农交流,从整地起垄的间距到打顶抹杈的时机,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刨根问底”。从土壤整理到田间管理,她逐步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通过参加县农业局和烟草公司组织的培训,颜丽梅成功取得“高素质农民”证,并建起标准化烤房,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和烘烤。
颜丽梅在为烟株打顶抹芽。摄/谭煜檑
技术的提升带来了效益的飞跃。如今,颜丽梅的烟叶种植规模已扩大至29亩,年收入超过15万元,成为家庭经济支柱。
烤烟种植稳定下来,颜丽梅又尝试“烟叶+N”模式,烤烟与金丝豆、辣椒、蚕豆轮作,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收益多元化。金丝豆管理简便、市场稳定,每亩可增收3000至4000元;辣椒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蚕豆则能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这种科学的种植结构,不仅让农田四季常青,更形成了“以烟促农、以农养烟”的良性循环,她的干劲也一年比一年足。
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后,颜丽梅主动承担起“技术推广”的责任,带动周边烟农开展烟后轮作。她组织周边烟农到自家田里观摩,现场演示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并建立微信群随时解答种植难题。她还特别关注留守妇女群体,手把手教她们掌握育苗移栽技术。“颜大姐不仅教技术,还帮我们联系销售渠道。我们只管种好地就行了,不愁卖。”正在大棚里移栽辣椒苗的李婶说道。在颜丽梅的带动下,金星村有12户农户采用了“烟叶+蔬菜”轮作模式,平均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
烟田管理。摄/谭煜檑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扶持力度持续加大,颜丽梅一家2024年家庭总收入达18万元。曾经因供子女上学而搁置的新房装修计划,如今已提上日程。“以前盖房连墙面都抹不起水泥,现在终于能给孩子装修书房了。”颜丽梅说。(文/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谭煜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