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富裕县龙安桥镇东风村的孟平孵化场今年首批2万羽鹅雏破壳。刚出壳的鹅雏绒毛蓬松,黄黑相间,像一团团移动的“小绒球”。
孵化车间里,恒温设备嗡嗡作响,为小生命的诞生营造着温暖的环境。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拉开孵化盘,刹那间,此起彼伏的“叽叽”声打破了车间的宁静。几只湿漉漉的小鹅从蛋壳中探出脑袋,嫩黄的绒毛如春日新芽般柔软蓬松,黑豆般的眼睛滴溜溜地转,萌态十足。
“这几年肉鹅养殖的效益特别好,再加上这三年省里有补贴政策,我今年养鹅的积极性特别高,从目前的孵化量来看,我对今年的收益也很有信心。”孟平孵化场负责人孟祥平介绍,她们对鹅雏孵化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从种蛋挑选、消毒,到孵化时的翻蛋、照蛋,技术人员都一丝不苟。孵化车间内的近40台孵化设备具备精准的温湿度控制功能,能依据鹅蛋不同孵化阶段的需求自动调节环境参数,为鹅雏孵化营造最适宜的条件。本次出雏率高达90%以上。
今年孟平孵化场预计孵化90多万羽鹅雏,这批鹅雏还未孵化时就已被周边饲养场和养殖大户预订一空。马玉侠便是这一批鹅雏的订购者之一。2023年马玉侠来富裕创业,被该县重点发展的鹅产业机遇吸引,从家庭试养起步,逐步在龙安桥镇小河东村开启规模化养殖之路。来到马玉侠的兴萌养殖农场,上千羽幼鹅健康活泼,围绕在食槽、水槽旁,急切而专注地啄食、饮水,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
马玉侠介绍,“龙安桥镇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都非常好,小鹅苗在棚里边大约待15天左右,后续的喂养就基本都是原生态的了,吃的是天然水草,喝的是清澈河水,日常食用村里种植的玉米、大豆饼和小鱼,精心养育的足日龄大鹅平均体重超10斤,鹅蛋单枚达3两以上,根据市场反馈,这里产出的鹅肉口感细腻、肉质上乘,鹅蛋蛋黄呈诱人的金黄色,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铁锅炖大鹅的火爆,今年的收益会很不错。今年兴萌养殖农场的新目标是分三批养殖肉鹅5万羽以上,销售鹅蛋15万枚,同时带动周边农户一同投身鹅养殖,为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兴萌养殖农场生态大鹅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兴萌养殖农场让一只只“生态鹅”助农走上“致富路”,马玉侠的创业历程,是龙安桥镇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我们村始终把特色养殖产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会对这些养殖户大力支持,针对现有规模化养鹅企业和养殖散户,村两委积极协调农业、畜牧等部门开展疫病防控、科学饲养等专项培训,积极帮他们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帮助脱贫户协调贷款融资等实际问题,助力村民增收。”小河东村党支部书记李向玉介绍说。
近年来,富裕县龙安桥镇将鹅产业列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逐步构建起一条集鹅孵化、育雏、养殖、销售于一体的鹅产业链,这宛如一个强劲的引擎,推动着龙安桥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一品兴一业、一业带一村,特色产业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龙安桥镇党委书记龚建波表示,“龙安桥镇将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助力养殖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积极优化各村产业结构,鼓励群众进行特色农业、养殖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百姓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中共富裕县委宣传部 李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