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黑龙江海林下好公平公正营商环境“先手棋”全力发挥执法监管在服务发展上保障作用

2023-06-05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直是黑龙江海林市执法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各执法监管部门把打造公平公正法治营商环境,做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主动担当、心系群众、创新作为,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重创新,推行“平台”执法,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创新监管模式,推动市场局牵头、卫健局、应急局、农业农村局等多个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机制,除专项整治行动外,全面实现“双随机”执法监管模式,抽查率100%,既减轻企业负担,又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在全省首先建立全市大数据技术执法监管平台,及时推送案件线索和数据,公安局接到农业农村局、市场局等部门线索数据推送,为某农机企业追回欺诈无人机购机款14.4万元,为包装公司追回欺诈原材料款28.3万元,破获涉嫌侵权假冒、扰乱市场秩序的销售假药案件,查破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有效提高执法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有力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二是健机制,推行“柔性”执法,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健全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梳理规范全市多部门联合检查事项26项、部门检查事项32项,公示执法重点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1860项。应急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3家加油站、2家供热公司、3家农资经销处,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经认定属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执法部门对违法主体 行政建议、行政指导、督导整改,免予和减轻行政处罚。这些部门行为既体现执法的“刚性”,又呈现法治的“柔性”,既做到包容审慎有“尺度”,又做到柔性执法有“温度”,提高企业群众满意程度,让“有温度执法”成为海林营商环境的“金名片”。此外,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潜规则办事、公权寻租等行为,堵住增加企业负担、损害企业利益、干扰企业经营的漏洞,切实保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保民生,推行“维权”执法,解决百姓急难愁盼。在牡丹江市十个县(市)区首先整合市长热线、市场监管、企业投诉、民生管理等10个投诉举报热线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多元化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年初以来,受理解决群众、企业的执法、民生等类投诉3214件,通过集中统一受理,直接查办或者按责转办,办结率达到100%,切实为群众、企业纾难解困。海林是黑龙江旅游大县,为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旅游局、市场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打造“护游+服务”品牌,建立“雪乡公路护旅驿站4处”、“横道河子旅游小镇景区护旅驿站5处”形成“一站式流动护游工作模式”,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百姓困难,等到群众好评认可。

四是转作风,推行“廉洁”执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率先健全完善了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政商交往的界限和禁区,建立政商沟通机制,截至目前,常态化开展“政商沙龙”活动29次,及时了解、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49项问题。构建“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的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顺心发展。以全省深化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为抓手,深挖细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紧盯行政审批、执法司法和窗口服务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明察暗访102次,发现能力不足、服务不优问题17个,以整治“慵懒散漫浮”为重点,开展监督检查42次,发现问题15个,通报破坏营商环境案件11起,全部督促整改,切实以督导检查倒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着力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文/海林市委宣传部  吴丹)


0
上一篇: 黑龙江双鸭山市集贤生态环境局开展“六五”系列宣传活动 ——“小山小水”邀你 ,“捡约”骑行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