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仿野生菌种植获成功

2024-09-1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初秋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仿野生菌种植试验基地,白灵菇和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圆润饱满,长势喜人,迎来了首次种植试验收获季。

年初以来,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和林荫优势,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特色“林菌”和“林药”产业。现已初步建成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园”和“野生食用菌繁育驯化试验园”各一处。

据了解,白灵菇,以其形状近似灵芝,全身为纯白色故称白灵菇,它和赤松茸都是一种野生名贵食用菌,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物种。通过试种试验,白灵菇预计亩产量可达万斤,年均实现利润每亩约7000元以上。而赤松茸一般指皱环球盖菇(学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 ex Murrill)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维生素,包含所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其它氨基酸共17种。其中维生素PP的含量是甘蓝、西红柿、黄瓜的10倍,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比黑木耳、香菇、平菇等几种食用菌都较高,蛋白质含量25.75%.高于其他食用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水平。亩产量可达到6000斤左右,每亩地收益可高达3--6万元。

在试验基地现场,乌兰坝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王建涛局长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过采取“基地建设+公司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流转闲置林下土地,打造林下经济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林菌、林药”产业,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保护区30多万亩林下空间用活、用好,实现林下生金,绿富双赢。(刘忠友 盛钰平 贺兰思乐)


0
上一篇: 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业和草原局:坚持三“度”融合 扎实推进禁牧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