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爱根苏木村蛋白柳养蚕实验基地,伴随着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柞蚕宝宝正在努力的啃食着鲜美多汁的柳叶,为接下来的作茧储备能量。这些远道而来的小家伙们已经适应了草原的生活环境,在这里安了新家。
今年以来,绍根镇引进元宇润(沈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蛋白柳养蚕特色产业项目,探索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的发展“丝”路,蹚出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种柳+养蚕”循环经济发展路径。4月初,在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绍根镇爱根苏木村蛋白柳养蚕100亩实验基地开始翻整土地、铺上滴灌、安装水栓、扦插了蛋白柳20万棵。试验基地的种植户像侍弄庄稼一样精心种植管护,当初栽种的小柳条,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成活率高达95%。根据项目合作协议书的约定,元宇润(沈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按照每颗0.1元的价格进行回收,年底种植户即可看见收益。平茬作业后,第二年树苗将在三颗枝杈的基础上繁殖成9个枝杈,防沙治沙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昔日“沉睡”多年的闲置沙地,如今焕发了无限生机,成为了充满希望的“致富田”。
“今年在绍根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第一次尝试养殖柞蚕,以前只听说过桑树、柞树养蚕,没想到柳树还能养蚕,而且还长得这么好,一个个都吃成了‘大胖子’,看着特别喜人!”实验基地的负责人介绍说。据了解,蛋白柳养蚕项目的引入,不仅具有治沙绿化的生态效益,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公司+农户”的订单式种养殖模式,第一年可亩产蚕茧15公斤左右,每公斤市价56.00元,亩效益近800元,同时每亩柳条当年可产生收益600余元,种植当年即可收益1400元左右。随着蒿柳根茎日深,第二年的产量、效益更高,每亩可生产20公斤蚕茧,加上柳条的收益,经济效益可达2500元左右,第三年经济收益更是能达到3000元以上。因为蛋白柳在种养殖过程中不需施放化肥和农药,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因此也可以作为优质的牛羊青储饲料。“由于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挂蚕、饲养到摘茧都需要人工操作,因此,蛋白柳养蚕可以为农村牧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据蛋白柳养蚕项目负责人介绍,养殖秋蚕,从八月份上树到做茧只需要50天左右,既能确保秋收颗粒归仓,还能养蚕鼓起“腰包”,短、平、快的效益优势明显,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同时,发展蛋白柳养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蛋白柳种植、柳条手工艺品制作、蚕茧的加工、餐饮和旅游的发展、仓储、物流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图/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苏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