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织密防火网 守护青山绿

2024-12-1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内蒙古敖汉旗大黑山林场地处努鲁尔虎山脉北麓,是华北、东北及蒙古高原植物的交汇地,是夏绿阔叶林与草原交接过渡地带。林区内植物种类达700余种, 还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金雕以及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1种。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大黑山林场为中心及周边地区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黑山林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环保功能、生态价值以及气候特征,被划定为赤峰市防火重点戒严区。守住林区的生态安全,任务艰巨,意义非凡。

大黑山林场自建场以来,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当做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严防死守,创造了建场60年无火灾、无重大毁林事件的安全记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狠抓“三个一”,守护青山绿。

带好一支队伍,实现硬核防护

大黑山林场始终致力于锻造一支责任心强的护林员队伍。建场60年来,一代又一代护林员培植出并传承着绿色情怀,舍家撇业,守护山林。其中有现任大黑山林场场长朱利,是个“林二代”,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护林员做起,直到走上如今的管理岗位,他的脚步始终穿行在崇山峻岭间。巡护的路上,机警观察;扑救路上,争分夺秒;作业的路上,又是风尘仆仆。从春走到夏,从秋走到冬,四季行走,周而复始。他用心呵护着那片山林,用汗水浇灌着那片绿。有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称号的林树春,他和妻子坚守群山之巅的瞭望塔30年,从未漏过一次岗,也从未漏掉过一次火情火警。凭着这份执着,他负责的区域,从未发生一起火灾。由于林树春及时发现火情隐患,避免了十几次可能发生的森林火灾。有从入职一直工作在护林防火员岗位上护林队长耿景明、杨福军,他们甘于清贫,为一事,尽全心。每年的9月15日到次年的6月15日,在长达9个月的特别防火期里,他们带领队员全勤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时刻绷紧护林防火这根弦。

正是有了这支护林防火队伍才支撑起大黑山林场的硬核防护。如今,这支由70人组成的护林员队伍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护林员实行打卡制度、月会制度、季度考评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把19.38万亩林区划分为35个责任区。70名护林员划分为6个护林中队,分兵把守,并签订《责任区管护责任书》。护林员每天到责任区打卡;每个月的月末召开一次护林例会,由护林员汇报资源保护和护林防火工作,检查护林员的巡山记录,布置下月重点工作;每季度对护林员进行一次考评,并按工作业绩兑现奖惩;每半年对护林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

护林防火队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防火宣传进村入户。多年来,每到重点防火时段,场部都要提前组织大型防火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进集市,组建宣传队进学校。护林员则是走村入户,把防火戒严令贴到每家每户,把醒目的防火标语和防火宣传旗悬挂插在交通路口,把防火旗挂到坟地边、林地边、田地边。林场还给每个护林员配备了一支防火宣传小喇叭,护林员走到哪里,小喇叭就响到哪里,防火政策、防火常识就宣传到哪里。二是重点时段严防死守。每年的清明节、春播前、秋收后、春节前都是大黑山的防火重要时间节点。护林员和森林草原消防大队要全员出动,开展巡回检查,重点地段实行蹲点防守,重点林区实行联防联守。大黑山林区有195个坟头,是防火的重中之重。每年的清明节清晨四点,责任区护林员和森防大队队员都要准时落位,劝止燃放鞭炮、烧纸祭祀等行为。久而久之,林区坟主鲜花祭祖蔚成风气。三是火源管理严查细管。防火戒严期,林场在进山路口设立五个临时防火检查站,抽调消防员和护林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严查车辆和行人,杜绝带火种进山;做好清理“六边”,即及时清除路边、坟边、林边、田边、沟边、村边的可燃物,公路两侧及住户四周按要求割打防火隔离带20米。这些措施有效地消灭火灾隐患。

做好一部规划,实现因险设防

一部《大黑山林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规划》,让林场的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做到了未雨绸缪。他们把资源分布图、防火隔离带位置示意图和防火隔离带位置分布图绘制的清清楚楚;一旦发生火灾,控制区面积、兵力部署及所需扑火机具数量等参数一目了然,使扑救工作有据可依。

这个规划以敖汉旗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结合大黑山林场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由设计院技术人员、防火办人员和各地护林员、老居住户组成外业勘察队,进行实地踏查 。勘察队采取查阅原始资源数据、现地GPS定位、无人机航拍测绘,充分利用现有防火阻隔系统,以现地区划和乡镇街道现有乡村道路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外业调查区划工作;采取参与式方法结合内业工作编制了规划方案;完成了林场和相关乡镇的资源分布图、防火隔离带位置示意图和防火隔离带位置分布图绘制工作。为了确保规划的实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分布图上进行了详细标注,能够真实反应出每条隔离带位置、实地定位起始坐标、长度、宽度、坡度、台班数(机械作业工程量)、控制区面积、兵力部署及所需扑火机具数量等参数。还通过将电子版防火隔离带规划图和林草资源分布图的矢量数据导入到手持平板GPS卫片中,到达火场后,能够快速掌握火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状况、植被种类、开设防火应急道路和隔离带的具体位置等因子数据。经过模拟火情实战演练,证明了这个防火阻隔系统能够为有序组织火灾扑救、科学指挥调度、严密部署兵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用好一个平台,实现数字护绿

“林长+智慧林草”是敖汉旗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的一项创举。它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在森林草原防火、资源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实现智慧管理。自2015年至2021年,敖汉旗投资1156万元,在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双光谱热成像防火视频监控8个、建设多光谱雷达识别防火视频监控16个,覆盖了大黑山林场天然次生林区、新惠镇、四家子镇、贝子府镇、金厂沟梁镇等重点防火区。多光谱雷达识别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捕捉初期火灾形成二氧化碳辐射峰的特性来精准识别火灾的发生,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时定位。其监测半径距离可达10公里,覆盖面积可达47万亩,如障碍物稀疏其最远有效监测半径可达15公里。

视频监控建成后,进行了平台整合形成了防火监控系统,对林草资源监测基本达到全域覆盖,实现了全天24小时自动扫描、自动发现、自动报警、自动定位等防火功能。提高了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配备无人机巡护和作业,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化智慧管护模式,有效提高了全域主动掌握火情的能力。对火情能早发现,早处置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做到发生火灾后能“打早、打小、打了”。2022年11月25日20时25分,智慧平台发出火情警报:大庙南沟老谢家方位发现起火点,疑似由高压线故障引发。警报拉响,扑火大队迅疾出战。并通过智慧平台紧急联系电力部门立即断电,联系属地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准备增援。10公里路程,扑火大队十分钟赶到,立即投入扑救。从20时25分接到火警到20时50分大火扑灭,25分钟结束战斗,一场火灾消于萌芽。2019年清明节,林树春瞭望发现辽宁省北票市北四家子方向林地有起火点,通过两地联防机构及时沟通,迅速扑灭了起火点。不仅为林区护林防火工作安上了千里眼,而且有效地拓展到了森林草原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沙尘暴预警、林区治安管理等方面,确保一方生态平安。

(文、图/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王秀丽)


0
上一篇: 内蒙古赤峰打响林草资源监管“冬春大会战”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