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半干旱区生态修复与林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双井林场与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合作,实施“半干旱区珍稀果松嫁接技术创新与应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双井林场樟子松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嫁接红松发展特色经济,统筹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红松又名果松,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松子富含营养、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其自然繁殖率低、生长周期长,一棵红松苗从栽种到盛果期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樟子松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旱、生长迅速,但是樟子松的经济效益并不突出。通过实施樟子松上面嫁接红松技术,可以有效缩短红松的生长周期,达到3年结果,7年进入盛果期,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今年4月22日,旺业甸实验林场到双井林场,就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交流。 经实地考察之后,双方就合作推进“半干旱区珍稀果松嫁接技术创新与应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签订了协议书。协议约定,依托双井林场现有樟子松基地,实施樟子松嫁接红松推广示范林60亩。双方将打破场域界限,计划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聚合创新要素,让“一棵红松”串起生态保护、富民强场的共赢链。
(文、图/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双井林场 陈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