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内蒙古巴林左旗:多元产业齐发力 绿色资产变“金山”

2025-08-2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以林草产业为桥梁,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聚焦“药、鹿、果、杏”四大主导产业,通过林下种植、养殖、林草产品加工与开发及碳汇交易等多元路径,让绿色资源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特色之路。

据统计,目前,巴林左旗林下种药9万亩,包括苍术、黄芪等20多种道地药材,涉及林东镇、三山乡等6个乡镇,成百上千的药材种植基地连成片片绿色药田。这些中药材不仅销往河北、安徽等地,更通过当地初级加工企业转化为饮片切片,让百姓种植的“好药材”卖出好价钱;他们还在林东林场、隆昌镇等地林下种植中科1号羊草、紫花苜蓿等饲草基地2万亩,经过当地10家加工企业深加工后,畅销锡林浩特等地,形成了“种植+加工+外销”的完整链条;全旗的6.3万亩文冠果林、20万亩山杏和30万亩扁杏遍布全旗,在建的初级加工厂将进一步释放林果的经济价值。

如今,在巴林左旗,林下养殖马鹿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增收的“黄金产业”。多年来,该旗依托这一独特资源,从传统养鹿取茸到全产业链开发,由健元鹿业等5家企业破瓶颈促升级,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等四大系列120多个鹿产品,拥有20个注册商标。

此外,巴林左旗把林草碳汇作为碳汇开发的关键抓手,进一步促进林草碳汇走向生态价值“可交易”市场。今年新造林27.58万亩、38.96万亩森林经营项目和20.02万亩草原修复及10.7万亩湿地,正逐步转化为“碳资产”。目前,3.98万亩国有林场新造林地已启动碳汇评估,7.31万亩新增乔灌木林纳入当前交易范畴,未来随着方法学完善,山杏、文冠果等经济林及草原、湿地也将加入碳汇交易,让“呼吸之间”产生经济效益。

从林下药材到草产业开发,从马鹿养殖到碳汇交易,巴林左旗以“两山”理论为指引,让林草资源变成金山银山,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撑起绿色发展的脊梁。未来,这片神奇的土地将持续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新图景。(刘忠友 马敬泽 呼斯勒)


0
上一篇: 内蒙古敖汉旗三义井林场亚太森林组织项目示范林硕果飘香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