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顺州镇州城村,提起李光海,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位曾经担任东云村小组长10年的“实干家”,他不仅在自己的致富道路上大步前行,更是带动着整个村子迈向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修路便民,畅通发展之路
早年,村里的小路狭窄难行,严重阻碍了村民的日常出行以及村子的发展步伐。李光海深知“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带头出资并让出自家的土地。为了确保修路顺利开展,他挨家挨户地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发动大家自愿让出土地。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利于大伙儿的好事,我理应带头做好,既然当了小组长,就要履行好这份责任,对得起大家对我的信任。”在他的不懈努力和村民的配合下,村中的2公里主干路终于得以拓宽硬化,东云村也成了当地第一个通水泥路的村子。如今,平坦整洁的道路贯穿村庄,村民们出行变得便捷,各类物资运输也不再困难,为村子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系民生,改善生活环境
李光海心里始终装着村民,在担任村小组长期间,他一直重点关注用电这项关乎村民基本生活的难题。1996年,他发动村民自发捐款,筹集了20000余元齐心协力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奔走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通电事宜。经过一番努力,村民们用上了稳定的电,生活便利性大大提高。此外,他还积极推动村子人居环境的改善,经常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如今的村子路面干净整洁,村民们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东云村干净平坦的路面。摄/罗江娇
产业引领,拓宽致富渠道
烤烟是东云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李光海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带领其他烟农共同发展烤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烟农,他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从育苗到田间管理、烘烤等各个环节的种植经验。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烤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日益提升,村民们的荷包也鼓了起来,让东营村60种植户户均收入达到57700余元。
李光海给其他烟农进行技术指导。摄/罗江娇
然而,李光海并未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他又“倒腾”起了生猪养殖和玉米种植。他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挑选了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特点的玉米品种,试种了8亩,又引进了50头适宜的生猪品种,一点点钻研琢磨,不断尝试,等到初显成效后,引导有意愿的村民也参与其中。如今,东云村通过发展“烤烟+”种养殖业的多元产业模式,积极探索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通过开发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实现了新的增长点,村民收入稳定增长。
随着钱袋子鼓起来,东云村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每逢重要节日,村子里的人便齐聚广场,敲锣打鼓、唱起山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李光海这位“铁杆烟农”带领村民越走越远,日子越过越幸福。
(文/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罗江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