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国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这一重磅文件的出台,无疑是对当前数字政务领域存在的种种形式主义问题的一次有力回应。在数字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政务应用程序已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然而,伴随其广泛应用,一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现象也悄然滋生,不仅加重了基层负担,更影响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工作方案》的发布,正是中央层面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务实之举。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前,集中整治政务应用程序过多过滥、多头填报、建设不规范、功能异化等四大问题,旨在通过集中摸排、自查自纠、备案管理、健全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提升政务服务的效能。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表现在强制推广下载政务应用、过度留痕、滥用排名等多个方面。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更背离了数字政务的初衷。数字政务本应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便民利民的重要手段,却在形式主义的侵蚀下,变成了基层的“数字包袱”。因此,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仅是对基层减负的具体行动,更是对政务服务本源的回归。
《工作方案》强调,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在“治”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重点整治和分类整治相结合、深入自查和广泛监督相结合,有效解决突出问题,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形成工作合力;要在“管”上出真招,推动政务应用程序规范化管理,加强准入管理、动态管理和综合管理,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要在“用”上求实效,强化技术应用、数据共享和集约建设,让政务应用程序更加便捷易用、高效智能,切实推动信息化赋能基层减负增效。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自查自纠,确保政务应用程序的规范运行;同时,还应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民众满意度。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监督,共同推动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整治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既要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又要注重问题的解决和成果的巩固。同时,还要坚持重点整治和分类整治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还要加强自查自纠和广泛监督相结合,既要督促政府部门加强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又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在推动政务应用程序规范化管理方面,要加强准入管理、动态管理和综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准入管理,严格把控政务应用程序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政务应用程序的稳定运行;通过综合管理,推动政务应用程序的集约化建设和数据共享,提高政务服务的整体效能。通过加强政务应用程序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形式主义的关键所在。
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工作方案》是顺应时代要求、回应民众关切的务实之举。通过有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望看到一个更加高效、便捷、务实的数字政务新生态。
(文//赣州建控集团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