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邻里矛盾纠纷是隐藏在鸡毛蒜皮中的导火索,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为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黑龙江省永发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创新使用“三本账、三聚焦、三到位”工作法,精准发力,助推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用好“三本账”,助推工作精细化。针对邻里纠纷在农村多发易发实际情况,精准开展源头预防,排查隐患。一是“一班人”齐上阵,压实“履责账”。以邻里家庭纠纷为切入点,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网格员针对宅基地、婆媳关系、家禽饲养等问题,积极开展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为精准化解矛盾提供有力信息。2023年,永发乡15个行政村共调解邻里家庭纠纷510件,群众均表示满意。二是“一张网”兜源头,建立“总台账”。全面摸排起底全乡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永发乡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工作小组办公室建立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总台账,实行问题线索限时受理,指定专人建立管理问题线索台账,单独建立专项台账,做到正常工作月月报、突发事件及时报,实行“清单化”管理。三是“一根针”插到底,发放“明细账”。每月由乡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工作小组办公室制作未办结问题线索一览表,对超出处置时限、办理时限的问题线索,实行量化扣分,倒逼责任落实。2023年,无超时未解决问题。
突出“三聚焦”,破解难题全覆盖。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一是聚焦矛盾初期,坚持将家庭邻里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一发现村民存在邻里家庭矛盾情况,各村支部书记、两委成员、法律明白人各司其职,主动上门调解,合理解决问题,切实将问题防范在早、化解在小。2023年1月,永发乡裕德村村民陈某和刘某因晚年再婚子女不赡养问题整日在家闷闷不乐,村里“法律明白人”了解情况后,多次以情说法、耐心劝解,最终三位子女表示愿意支付赡养费用。二是聚焦矛盾化解,强化部门联动,提高工作效率。整合部门、功能资源,形成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访诉求、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衔接的“四所一庭”矛盾纠纷化解机制。2023年6月,永发乡红卫村虞某因李某占用自家宅基地引发纠纷,乡级司法调解室会同鹤立法庭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情况,并找到当事人虞某和李某进行矛盾调解,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了矛盾进一步升级。三是聚焦跟踪回访,确保调处工作落在实处。持续开展走访回访和满意度评价,建立回访跟踪台账,对已调解的矛盾,通过电话访谈和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逐一回访,询问思想状况、调解程序的意见以及有无新的矛盾纠纷苗头,防止已化解矛盾反复出现,争取实现解决案件“零反弹”。河发村孙某因粮食堆放问题与邻居多次产生纠纷,回访时了解到,经乡司法人员调解后再无此类纠纷发生。
做实“三到位”,工作质效大提升。共建和谐社会,要以法律为基础、文化为主干,促进邻里和睦共处。一是提高村民法律意识,普法知识宣讲到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村级综治中心等阵地,根据村民需求,邀请专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志愿者开设法律知识宣讲会。宣讲内容着重围绕村民自治、婚姻家庭、合同债务、土地租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典型案例展开,覆盖乡村两级干部60人、农户群众2000余人。二是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和谐氛围营造到位。永发乡以寻找“最美家庭”、创建“平安家庭”、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好母亲”等为重点,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邻里家庭和谐氛围,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全年累计开展评比活动5次,表彰先进个人40人,文明乡风程度进一步提升。三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幸福指数提升到位。永发乡积极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振兴乡村文化 舞动魅力永发”全民健身舞比赛、“助力乡村振兴 绘梦美丽永发”墙体彩绘比赛等活动,满足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乡村文明和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汤原县永发乡 黄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