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与山西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展了“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是山阴县用《音乐思政课》探索思政大课堂的创新实践,于2024年10月15日正式启动,截止2025年3月底,全县四十多个单位开设了76场《音乐思政课》,近万人次受众得到洗礼。山西卫视晚间新闻、山阴新闻多次对音乐思政课开展情况进行追踪宣传报道,在全县上下引发了热烈反响。
创新思政形式 让教育更具亲和力感染力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思政课程中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如何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山阴县首先在思政课程形式上进行创新,将有声的音乐融入思政教育当中,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到既科学严谨又生动活泼,让思政课充满了生命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要牢牢端在我们中国人的手上!”大屏幕上播放着袁隆平老先生用小提琴演奏歌曲《我的祖国》的场景,在他悠扬的琴声中,现场的党员干部无不为这位人民科学家的赤子情怀而深深感动,潸然泪下。这是“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在吴马营乡开设过程中发生的一幕。“真是别开生面!我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思政课,它巧妙地运用了音乐+思政这种新颖的形式,给我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我的思想再一次受到了洗礼。”吴马营乡工作人员李嘉说。
“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是山阴县倾力打造的全新形态主题报告课。通过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将思政与音乐完美融合,创作出了符合山阴实际的音乐思政课。深入浅出的讲解、鼓舞人心的话语、鲜活生动的事例、引发共鸣的音乐,“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摈弃了过去“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灌输”,在“身临其境”中让教育“声入”人心,在看、听、唱中沉浸式体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丰富教育内容让思政课更有温度接地气
思政课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艰巨任务。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关系到思政课为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什么样的理论武装头脑的重大问题。“思想”是“政治思想”,“理论”是“政治理论”,思政课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技艺的运用只是手段,“方法制胜”的前提是“内容为王”。山阴县委宣传部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这一工作原则,在思政课的主题、内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2024年4月18日,山阴县委宣传部与山西广播电视台经过多次探讨,共同敲定了音乐思政课的整体策划及执行方案。2024年9月20日,“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完成制作。课程时长70分钟,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分为序章“青春之我”和第一章“理想如炬——我们都是追梦人”,第二章“人民至上——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第三章“脚踏实地——每个人都了不起”,第四章“复兴强国——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及尾声“奋斗有我”六个篇章。
为何命名为“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课程创造性地把理论学习和艺术审美叠加,将理论宣讲与艺术展现融为一体,用大量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串联起一段段珍贵的历史画面。课程内容涵盖了从“建党精神”“焦裕禄精神”到“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时立足山阴县本土特色,不仅包括李大钊、陈延年等革命先烈,袁隆平、邓稼先等爱国科学家,还包括与山阴相关的英雄人物李林、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和为积极推动山阴县发展做出贡献的卫红宇和陈永和等先进典型。课程选取具体生动的榜样人物为“活教材”,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影视作品结合起来,通过讲述、情景演绎、视频闪回、同期音频等艺术语言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用全新形式讲清了什么是对党忠诚、什么是不负人民,成为了山阴县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
“卫红宇的事迹挺感人的,她带领全县3000多名残疾人和妇女参与到手工编织的行业里,不仅创造了财富,还为这个特殊群体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我们都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发光发热的人。”山阴县第五小学教师潘桂录说。
衍生“思政课+”模式推动思政教育走实走深
“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这堂“声入”人心的创新型党课开设以来,坚持“进乡镇、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引起了全县党员干部的热烈反响。在《音乐思政课》推进过程中,中小学和乡镇各自结合实际,将少先队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红色革命教育场所等与思政课相结合,衍生出了“思政课+”新型模式,不断推动全县思政教育走实走深。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思政课是为广大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底色的关键课程。“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先后走进全县十多所学校,将校园主题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生动融合,同学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洗礼的同时,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争做新时代好少年。2024年10月15日上午,《音乐思政课》在山阴县第六小学校正式开讲。老师们将“红领巾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少先队活动与《音乐思政课》结合进行,通过音视频+教师讲解+图片展播+现场互动等形式进行立体化地展示与讲述,老师和同学们在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中均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我看完这个课程真的有很多感想,我很感动,革命先烈为了我们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王晋芬在课程结束后说。
为一步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山阴县广武镇将“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与《音乐思政课》结合开展,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本次思政课的形式十分新颖,我很受震撼,每一位英雄人物的故事都让我肃然起敬,正是有了这些英雄的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将不忘初心,继续服务好基层群众。”广武镇后张堡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康香桃说。
地方党史资源具有时空上“近”、感情上“亲”的特点,在思政课建设中具有天然优势,是音乐课程思政中的宝贵素材。山阴县玉井镇是革命老区,镇内遗存多处革命遗址。山阴县充分挖掘和利用玉井镇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布展洪涛山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打造了玉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一条线。玉井镇将《音乐思政课》开设在了王老沟战斗遗址。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在“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中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这堂音乐思政课让我有很大的触动,生逢伟大时代,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向革命先烈看齐,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玉井镇工作人员李逸翔说。
音乐是有声的教育,思政是无声的教育。“山阴定制版音乐思政课”创新理论教育形式,将音乐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坚持内容为王,打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思政大课堂”。(山阴县委宣传部 武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