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行动,既是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黑龙江富裕县通过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铲除了黑恶滋生的土壤,使百姓安居乐业,使基层组织得到正本清源,使集体经济得到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讲政治,以端正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担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
政治责任紧扣压实,组织领导统筹有力,全县上下“一盘棋”。
2019年8月齐齐哈尔市委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行动,市委书记孙珅主持召开现场推进会,指方向,树决心,拉开了行动的序幕,吹响了全面进攻的号角。
富裕县紧跟市委步伐,全面贯彻落实市委部署和要求,稳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行动。为此,县委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县级大会,全面启动治理行动。县委常委会、常务会定期听取进展报告,号准脉、把稳舵,研究解决问题,为行动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县委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驻村搞课题,出县“取经”学经验,凝练出最适合富裕县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的工作方法:
“一个亲自、三个干到位、四个抓到底、一个到户”,明确解答了责任谁来扛、部门怎么干、重点干什么、干成什么样等问题。全县上下从三级书记到部门主要领导再到具体工作人员凝心聚力、勇挑重担,贯彻执行“1341”工作法,形成了县委主抓,政法委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善谋划,以敏锐的视角,先进的理念,正视客观问题,攻坚破题,拿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招法,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干到位。
“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治理行动中,县政法委、县纪委监委、县农经服务中心各司其职,三线作战,坚持“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各自战线中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破解难题、优化工作措施,力保工作质效。
县政法委书记带队驻试点村开展调研,拿出了债务化解、债权回收、合同纠正、资源收费等工作的具体招法,召开现场会,在全县推开。牵头研究出台了《化解农村集体欠农行(农发行)和世行贷款及农村合作基金会款项的意见》指导政策,采取政策回购农行和发行债务、政府代偿世行和合作基金会债务、信用社剥离减债等方式协助化解债务1.2亿元;协调各县直部门免除村集体债务233万元;指导各乡镇免除债务1160万元。组织政法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为乱象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县纪委书记亲自研究部署,强力推进“三资”专项巡察工作和“十个一律”的有效落实,扎紧制度的笼子,力保“三资”管理规范,公开透明。2019年成立5个专项巡察组对全县18个负债500万以上的重点村进行专项巡察,推动重点村工作开展,2020年又成立6个专项巡察组对其余72个村全部巡察到位。治理行动开展以来,以涉嫌职务侵占等罪名,对包括龙安桥镇兴裕村、忠厚乡日生村等在内的11名村干部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直接挽回集体经济损失500多万。
县农经服务中心,深入全县各村,排查梳理问题、指导工作开展,严把质量关,推进产权交易平台和“三资”流转平台建设,出台《富裕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暂行)》,巩固好治乱成果,防止问题反弹。
讲实干,以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把债务化解、债权回收、合同纠正、资源收费一抓到底,不获全胜不收兵。
各部门、各乡镇、各村高标准严要求,以尊重历史、照顾现实、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原则,发力整治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等问题,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保证村民合法权益,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抓债务化解。梳理村集体债务,挤掉水分后,欠金融部门和县直单位的由政法委牵头研究卸掉,欠乡镇的由乡镇党委政府研究卸掉,欠农民和企业的由村里制定还款计划按时偿还。全县原有集体债务3.53亿,化解债务2.48亿,剩余债务1.05亿元,化解率70.25%。
抓债权回收。去除死账呆账,滤掉虚增,弄清债权底数,县乡的债权县乡研究还,农民的债权采取与债务抵顶拉拽、股权分红抵扣、司法诉讼追缴等方式回收。全县压实后债权1.77亿,回收债权0.30亿,剩余债权1.47亿元,债权回收率16.95%。
抓资源收费。对原有的机动地等资源进行梳理,未收费的或欠缴的,由村委会催缴或司法诉讼追缴,对土地确权新增机动地,召开村民代表会研究收费价格和年限,上报乡镇政府审批后从2019年开始收费。全县确权后新增耕地31万亩,收费3300万,收费率100%。
抓合同纠正。按照“清产核资”结果,对照资产、资源现状逐份合同认真梳理,确保“帽子下面要有人”,对问题合同,采取乡村两级约谈、县经管站仲裁、司法诉讼等方式进行调整规范废止。全县原有合同7799份,通过自查和巡察发现纠正违规合同3680份,纠正率100%,挽回村集体经济损失1800万。
得民心,紧扣历史拐点,抓住改革机遇,牢记使命,心系群众,以常治长效、百姓获益为目标,用人民满不满意来衡量我们工作的好坏。
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的提出,恰逢时机,顺应民意,是改革者们紧跟时代、独具慧眼的精准再现,是对产权制度改革、“清化收”强有力的补充和推进,是加快农村经济革命的“强心剂”。治在当下,利在千秋。
家底清亮了。通过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全县清理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共有土地总面积286.9万亩,其中承包到户
耕地149.36万亩,机动地68.60万亩(原有37.6万亩、确权后新增31万亩),集体管理和发包个人的林地、草原、沙坑、水面等集资资源68.94万亩;校舍、办公室、幸福大院等集体资产14.82万㎡;光伏电站1.58万KW、喷灌等农机设备536台套。自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设以来,无人问津的农村“三资”得到了彻底清理,所有家底登记造册,清清白白,阳光透明。
农民分红了。自农业税费改革以来,实现了向公家交钱到不向公家交钱再到公家分钱的巨大变革,全县11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现金分红106个1400多万元,村集体分红450多万元,平均4.25万元,最高分得28.38万元;农民分红980多万元,单股最高184元,农户最多分得3128元;全县基本股19.2万股,分红18.35万股,覆盖率95.6%。农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管理完善了。“三资”专项巡察撕开了口子,揪出并推动整改了埋在深处的问题,配套出台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等规定,推动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走向规范化、民主化、透明化,用制度管住了人、管住了事、管住了集体的利益,使债务反弹、债权混乱、合同违规、资源被占等现象成为了历史,不再重蹈覆辙。
富裕县通过农村集体“三资”乱象治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仅为助力脱贫攻坚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保障,而且对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跨时代、里程碑式的意义,真正做到了“治在当下 利在千秋”。(供稿:富裕县委宣传部 申震)
责编: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