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践行公益理念 绽放“最美”光彩——江苏南通崇川区“最美家庭”服务群众获点赞

2022-05-20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秦灶街道有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妻子田海燕,来自土家族,丈夫罗马,来自侗族。这对少数民族夫妇互相扶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理念,成为社区道德模范风向标,得到了街坊邻居的一致点赞,获评南通市“最美家庭”称号。

千里之外,亦是家乡

1978年,田海燕出生在贵州省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茅天镇的大山里。也许是少数民族自带的“舞蹈天分”,田海燕自小就能歌善舞,怀揣着一份对舞蹈的热爱,1998年,田海燕背上了行囊,来到千里之外的江苏南通。在这里,她遇到同样爱好舞蹈的另一半罗马。罗马是侗族人,从广州军区文工团退役后,也来到南通创业。两个有着相同追求的人一拍即合,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笃志以舞立德树人为初心,创办了“为舞笃行艺术团”。艺术团成立之初,只有一间不足30平米的教室,招到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夫妻俩并不气馁,相濡以沫,共度难关,艺术团的教室也从一间变两间,两间变四间,艺术团的发展走上了正轨,先后有1200多名学员从“为舞笃行”毕业,其中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夫妻俩都是免费给他们提供教学。用田海燕的话说:“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深知梦想不该因为贫困被扼杀,我有义务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他们的‘舞蹈梦’”。

伉俪情深,“疫”路同行

田海燕夫妇不仅在舞蹈教学上不遗余力,在志愿服务上也是身体力行。今年春节过后的疫情多地多点反复,田海燕夫妇俩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报名民安花苑社区防疫志愿者,耐心、细致地做好线路指引、扫码、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工作。田海燕作为待检组志愿者,主要负责安排等候的居民,按照20人一组进行核酸检测。“走这边的通道检测,请大家保持2米距离。”田海燕一边疏导,一边提醒着居民。另一边,身着红马甲的罗马负责出口的人员引导。虽近在咫尺,夫妇俩却不能交流,只能默默相互鼓劲加油。田海燕说:“作为社区大家庭的一员,能够为这场战‘疫’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受田海燕夫妇的影响,越来越多艺术团的老师、家长和学员,加入到抗“疫”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志愿“红”的色彩愈发鲜亮。

民族团结,义不容辞

因为夫妻俩都来自少数民族,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成为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经常和少数民族的伙伴一起,向社区的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也会穿上少数民族服饰走进敬老院,为那儿的老人献上自己民族的舞蹈。2020年,田海燕加入南通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她与身为侗族的丈夫共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主动参与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各项事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的宣传者。今年,田海燕、罗马夫妇响应为民办实事号召,加入了民安花苑社区“惠爱邻里”项目,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公益课程。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他们却用朴实的真心,把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凝聚在此,筑起民族团结的强大动能。

图、文/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秦灶街道办 季若冰


0
上一篇: 河北省宁晋五中高考专业考试取得佳绩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