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镇市隆盛庄镇永善庄村有这样一位大姐,她积极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想方设法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排忧解难,关爱留守儿童,孝敬公婆,关注空巢老人,热心助人,成为村民群众的“知心大姐”。她,就是隆盛庄镇永善庄村委会妇联主席汤小云。
她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乌兰察布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丰镇市党代表。2017年5月汤小云家庭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最美家庭”;2017年12月汤小云被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编委会评为“十大杰出公益人”;2023年2月汤小云被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授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2017年2月汤小云家庭被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文明家庭”;2016年5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共同授予“勤劳致富最美家庭”;2016年8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评为“内蒙古好人”;2015年10月被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办评为第六届“敬老孝星”;先后被乌兰察布市多家单位评为“勤劳致富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手标兵”、“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被丰镇市多家单位评为“勤劳致富最美家庭”、“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妇女干部”、“爱心妈妈”;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她的默默付出,用真心和真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化解心结的“知心者”
她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隆盛庄镇永善庄行政村妇联主席、支部委员,兼永善庄行政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工作至今已有了20个年头。在她的努力调解下,共处理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5起,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2023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汤小云调解工作室”成立,使调解程序和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成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连心桥”,多年来永善庄村邻里、婚姻、土地、赡养和债务等“五小”问题没有发生过上访事件。对于一些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她积极与镇司法所、派出所及市司法局等机关部门协调,充分利用永善庄村“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作用,进行多方联动解决问题,让大问题变小问题,大矛盾变小矛盾,逐级降风险,保稳定,促和谐,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快迈入耳顺之年的她为维护本村及周边村民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忠实践行者。
人民调解是一项基础性的群众工作,必须时刻站稳人民立场,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的汤小云做到了,她一直坚持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解决,排查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调解工作理念,常常和群众打成一片,她喜欢深入田间地头、屋前房后、大街小巷,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她的影子。她运用隆盛庄“337”工作模式,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她“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协助司法所等机构对本村重点人群、特殊群体进行走访摸排,她2023年参与调解各类纠纷多达30余起。
心系群众的“贴心人”
她平日除了参与调解工作,还帮助困难妇女早日走出困境,增收致富,主动出钱、出力协助组织开展各种养殖、种植培训,为大家出谋划策谋发展。永善庄行政村周某某的父母都是残疾人,汤小云常年帮助她家,解决实际困难,照顾周某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他多次为隆盛庄希望小学留守儿童捐款捐物、订购学习资料,自掏腰包资助了五个孩子,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汤妈妈”。 2019年在她的带领下全永善庄的十三个自然村家家都发展起了养殖和种植业,看到村民们的热情这么高涨,汤小云协调村“两委”多次开办了养驴、养牛、养羊、养鸡、养兔培训班;组建了发展生产养殖微信群,定期在群里发布党的惠民政策以及各种养殖种植知识和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她经常购买各种兽药为村民们免费防疫,抽时间走村串户为脱贫户出谋划策,根据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找到致富的路子,特别是鼓励村民养土鸡,并给村民联系出售土鸡蛋,每年她给村民销售的土鸡蛋有好几千斤,她总是忙碌在田间地头,心里挂念的是谁家的地还没有种上,谁家的牲畜有病了,在春耕春播时她免费帮村民种玉米,组织村民组成互助组互相帮助。在她的积极努力下,永善庄走上了一条集养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特色致富路。
排忧解难的“主心骨”
她,不是司法所工作人员却同样在做当事人的工作,坚守在调解一线为群众纾困解难。汤小云说,我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村子里的人把我当“家人”,我们彼此信赖,相互支持。不管村里的纠纷大与小,不管耗费的时间长与短,她时刻保持全情投入,用心用情,一定要把他们的愁事、难事、烦心事“疏通理顺”,一次不行就两次,一天不行就两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是群众对她信任的源泉,更是她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行为准则。2021年6月,永善庄移民村村民周某某和李某某是一对二级残疾夫妻,家中有一个一级智障残疾岳母,由于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丈夫与妻子多次发生口角,家中育有一女,属于困境儿童,汤小云多次去周某某家里调解夫妻矛盾,对周某某讲解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并给孩子辅导功课和做家务,给孩子买了上网课的手机,在汤小云的耐心劝解下,周某某对妻子的态度得到了转变,也解开了夫妻之间的心结,在汤小云的积极引导下周某某也成了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在2023年的5月,永善庄移民村村民闫某某酒后与村里的张某某(因张某某的牛吃了闫某某庄稼)发生了矛盾纠纷;2023年的6月,永善庄羊库联村村民刘某某与村民黄某某(因刘某某亲属在田地里误打错了农药)两家发生了矛盾纠纷;2023年的7月,永善庄移民村村民王某某与村民王某某(因王某某电动三轮车压坏了另一个王某某的庄稼)发生了等等类似的矛盾纠纷,都在她的积极调解下,成功化解,让当事人握手言和。她以实际行动促一方和谐、保一方平安,在做群众工作过程中,她努力践行要说好“五种话”:即以心换心说家常话,上情下达说大白话,实事求是说真话,对症下药说内行话,出谋划策说鼓劲话。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工作实践中她的“五种话”,三个“依”(即依法、依理、依情)工作法,让许多难断的家务事都迎刃而解了。
勤奋好学的“汤大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基层治理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德治”促进“法治”,汤小云作为村支部委员,她平日除了带领党员们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助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桌面上总是放着一本本最新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不断提升自己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农村政策,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还积极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人民调解员业务技能培训,并向其他优秀的调解员学习,借鉴大家的好经验、好方法,提升调解技能。她通过不断学习,总结,思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沉淀,形成了一套独特调解方法,特别是邻里、婚姻、家庭纠纷颇有见解。汤大姐的调解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成为村民群众信赖的“知心大姐”。
(文/丰镇市司法局 谷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