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中铁开投投资管理、中铁三局负责施工的云南勐绿高速公路和平山隧道左幅顺利贯通,为全线长大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推动全线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和平山隧道左线全长4305m,属特长隧道,是全线“四桥三隧”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穿越泥岩、砂岩岩层分界带,结构面发育,岩石破碎,围岩自稳能力较差,下穿富水区域,常出现突水、突泥现象,施工难度极大。
隧贯崇山 过硬技术保进度
据介绍,和平山隧道多为Ⅳ、Ⅴ级围岩,地质条件复杂,以泥岩、砂岩为主,结构面发育,岩石破碎,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施工人员长期面临地质变化大、技术要求高等困难。为降低施工风险,软弱围岩地区严格按照“三台阶七步流水法”进行开挖作业,同时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并加强对开挖断面、拱架安装、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的管控,保证了隧道开挖的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安全穿越泥岩砂岩接触带、断层破碎带。
志达江海 多举并措克难题
和平山隧道下穿富水区域,单洞单日最大涌水量达2万立方米,总涌水量高达500万立方米,涌水持续240余天。针对涌水量巨大的施工难题,中铁开投勐绿指挥部指导现场施工人员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在作业面设置临时集水坑,增设大排量水泵,采用移动泵站与固定泵站三级接力排水等措施,有效克服了隧道涌水难题。同时,项目部建立了信息化中心,严格对洞内施工进行动态监控,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超前预加固措施,定期开展隧道防涌水、防坍塌应急演练,确保了隧道涌水情况下的安全施工。
雄关漫道 党建引领启新程
项目开工以来,中铁开投勐绿指挥部党工委在和平山隧道等控制性工程组织开展“勐绿高速党旗红 建功边疆当先锋”示范工程创建、“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劳动竞赛、隧道工程施工“样板引路”质量提升活动等,指导施工单位科学合理编制工期计划、超前保障材料供应、广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克服了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施工工期紧、地质条件复杂、资源极度匮乏、建设资金紧缺等困难,以系列组合拳优质高效推动了勐绿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建设,为此次和平山隧道左幅顺利贯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作用。
勐绿高速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祖国边境红河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服务中国磨憨、勐康国际口岸城市建设。高效优质建好勐绿高速公路,是中国中铁贯彻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老样板区的具体实践,建成后将起到“襟带省域沿边西南,辐射国门内外”的重要作用,是一条推动沿线少数民族加速奔向美好生活的致富和谐之路。
(文/经济日报云南记者站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