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雾霭尚还笼罩,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旬阳卷烟厂卷包车间已传出机器运转的声音。车间内,有人确认材料,有人对机器进行检查与维修,还有人对机台上的产品进行检验,一切都井然有序。
来到一号机台,操作工陈思成正俯首细细观察着眼前托盘上放置的包装材料,逐一核对每一盘材料上的牌号。
“年初开始,车间对质量管控施行了诸多新举措,其中针对‘材料确认’这一工序上要求把控到每个机台、每份材料。我作为包装工作第一关,必须严防死守,让后面后续工艺有一个保障。”陈思成说道。
陈思成正在检查内衬纸合格性 摄影 刘雨菡
说话间,陈思成突然按下了机台上的红色按钮,停止了设备的运行。走近细看,原来即将送入产线的内衬纸上出现了黑色污点。陈思成迅速更换内衬纸并将情况汇报给了工艺员,这一情况也随即经工艺员告知给了其它机台,各操作工在确认各机台的材料质量过后,生产才逐渐恢复。
“针对每一台机器的不同情况,每一名操作工都有独到操作窍门。但不管方式方法如何,对于质量把控这一方面,我们都选择用眼瞧,用心看,谈不上技巧,只有‘严格’二字在心中。”陈思成用自己在材料确认工序中严格的“一把刀”,守住生产第一关。
“车间都快熄灯关闸了,你还在这摆弄机器干啥嘞?”“我还是不太放心,刚刚机子出了毛病,我得再看看修好之后的运行情况。”这样的对话,已经在包装修理工闫安那里展开了无数次。针对ZB45型及ZB25型包装机在日常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持之以恒地钻研技术,经常向老师傅们请教探索技术难题,力争在自己这里守好设备关卡。
一次产品表面连续出现不平整,补充机器接二连三地非正常排出产品,一时间机器设备撂了挑子。“这种情况不对劲啊,先停机,再慢慢盘一点点车,好、好、好,可以了。”只见闫安一手拿着手电,一手仔细检查包装机的各个部位,不放过每一个小孔和缝隙,他的目光集中在CH通道,一至四号轮,推包装置,商标纸输送通道及导锟等各个地方。
闫安正在修理机器 摄影 刘雨菡
“找到了,麻烦取工具箱过来。”找到了问题所在,他便开始忙活起来,各种工具轮番上阵,终于解决了问题。修理妥当后,他还拿着本子进行记录,为的是给同事们一些参考。近一年以来,闫安所在机组质量平均得分为98.92分,机组运行效率为100.25%,各项数据在车间班组中均排名第一。
“维修工是机器设备的医生,设备运行通畅无阻了,产品质量也自然就有了保障。”围绕设备运行流畅顺利,闫安在设备维修这一工序中挥出了精进“二把刀”。
“出问题了!马上停机,剔除问题产品,立刻检查设备。”六号机台旁传来工艺员张萌的声音。
“问题出在哪里?”张萌围绕着机台来回奔走着,“检测装置没有发现异常,烟包输送通道也没有出现堵塞。还是得再仔细看看” 经过多轮排查,逐一排除了检测装置、送包座、烟包输送通道等处的问题,在与修理师傅密切配合下,通过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追溯分析,结合透明纸粘贴状况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是烙铁温度存在异常。随着机器重启的声音响起,她也长舒了一口气。
“自新的质量标准制定以来,我们车间对于产品检验的要求越来越细化。我作为工艺员,我必须做到极致精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围绕产品质量精益制造,张萌在产品检验这一工序中挥出了细致“三把刀”,在把控质量中锋芒尽显。
涉及产品质量的环节从来都不容马虎。旬阳卷烟厂通过铸造更多把控质量“利刃”严把质量关。未来,他们将砥砺前行,合力守牢企业发展的质量生命线。
(来源: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郑一轩 黄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