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热心、善良,是和继龙身上的“标签”。今年36岁的和继龙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乡金普村的“新农人”,他敢想、敢干、敢拼,从种地“门外汉”变身技术“领头人”,通过发展蔬菜、药材、烤烟等多元作物,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每年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
勤劳的“探索者”
2013年大学毕业后,和继龙同许多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去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边打工边备考,备考三年失利后,2015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
回乡之初,和继龙作为一个种地“门外汉”,面对着作物种植、施肥、虫害防控等农业技术时,也曾茫然过。
“我还年轻,只要肯学,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凭借着一股冲劲,和继龙天天跑在田间地头,向老一辈请教、向种田能手咨询,但凡乡里有农技培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慢慢地,和继龙掌握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和种植要点,还成为了村里的技术领头人。
和继龙在木香地里除草。摄/熊建全
热心的“烘烤大师”
长时间种植作物积累下的经验,让他成为村子里农事操作的“风向标”。村里大多都是年长的老人,大家都说:“和继龙种什么我们跟着种就行了,这样技术问题就不愁了,哪里不懂都可以问他。”
“以前觉得种烤烟麻烦,管理不到位会影响收成,在和继龙种烟热情的影响下,2019年我也试着种了两亩烤烟。起初因为没有烘烤技术,又不好意思总麻烦和继龙,特地请了外地烘烤技术员帮忙烤烟,光烘烤费就花了近五千元。”金普村的熊建全聊道,“和继龙在得知这件事后,专门找到我,从调控制器开始手把手教我烘烤技术,这些年在和继龙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的种烟技能和烘烤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种植收益一直不错,今年家里种了15亩地,预计收益能在7万元左右。”
和继龙的烘烤技术是乡里出了名的,一到烟叶采烤时节,乡里乡外的村民都会到和继龙家中学习烘烤技术,而和继龙也很乐意教授大家烘烤知识,他时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到大家来跟我学习技术,其实我很高兴,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
和继龙检查烤后烟叶去青去杂情况。摄/彭四荣
善良的“万能管家”
在回村发展的10年间,他在村里担任过六年的村长、三年的民政助理,还是村里的交烟代表。他为人和善、待人热情、踏实肯干的品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在村民眼里他是善良的“万能管家”,村民只要遇到处理不了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和继龙,诸如手机卡顿、太阳能水管堵塞、家里牲畜死了需要报保险、发电机故障等等。据村里人说,无论何时,只要村民向和继龙寻求帮助,他都会一一回应,及时赶来帮忙。也有村民调侃他是村里的“多面手”,村里有他在大家都觉得很踏实。
面对调侃他总是笑着说:“谈不上‘多面手’,只是我还年轻,阅历不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就多学了一些,刚好可以帮上大家的忙,在村里大家相互帮忙,共同进步,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文/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婧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