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茶香漫三月,“逆袭”新农人

2025-04-0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三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大兴镇迷克茶山春意盎然,在这片被云雾缭绕的茶山上,嫩绿的茶芽如同翡翠般点缀在茶树之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3月22日,2025年绿春县玛玉茶开采节在迷克茶山开幕,许多本地茶商齐聚展销区,向游客介绍玛玉茶、古树茶等当地特色茶叶品种。现场彝族“跳鼓舞”、哈尼族“同尼尼”“莫蹉蹉”等民族特色舞蹈轮番上演,引来无数游客驻足观看。

迷克茶山上设置的游客“打卡点”。摄/何庆

45岁的朱元芳来自绿春县半坡乡,作为参展茶商,她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茶叶,面带微笑地向每一位驻足的游客介绍茶叶的品质与特点。

“玛玉茶可是我们这儿的宝贝,它产于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泡出来汤色黄绿清澈,滋味鲜爽,还有独特的蜜糖香味。”朱元芳一边为游客冲泡着茶叶,一边介绍道。

2004年,朱元芳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在家乡盘下一间小店,做起了服装生意,主要售卖手工缝制的少数民族服饰。为了陪孩子在县城上学,朱元芳来到县城并转行做起了茶叶生意。

“来到县城后,我发现县城内已有好几家制作少数民族服饰的服装店,想到自己家也种着茶叶,正愁找不到销售渠道,便决定转行卖起了茶。”朱元芳说道。

2016年,朱元芳从头开始,在县城农贸市场旁租下一间店铺,主要售卖绿春本地特色茶叶,并获准成为绿春县烟草专卖局一名零售户。

朱元芳介绍店内售卖的茶叶品种。摄/刘荣欣

小店开业初期,朱元芳的生意曾一度陷入困境,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库存积压、陈列无序等问题导致茶叶销售不畅。

朱元芳感叹说:“刚到县城做生意最大的体会就是,县城里大家的消费习惯与乡镇有很大不同,只靠传统的销售模式很难吸引顾客。”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朱元芳开始学习茶叶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绿春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在了解到朱元芳店铺的情况后,帮助她分析周边消费群体结构,优化店铺布局,调整商品陈列。在客户经理的帮助下,朱元芳还学会了利用数字化系统管理库存,实现商品进销存数据实时监控。

朱元芳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查看销量。摄/刘荣欣

“随着生意慢慢好起来,我也有了信心,收购了更多的农产品来售卖。现在我的店内不仅卖着玛玉茶、春茶等茶品,还卖着绿春各乡镇的特色产品,比如蜂蜜、辣椒、竹笋……”朱元芳说。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客户经理还助力朱元芳打通线上销售路径,帮助其搭建线上销售平台,通过电商小程序等方式,将绿春玛玉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现在,我们的茶叶不仅在本地卖得好,还能卖到全国各地。上个月,通过线上平台,接到了好几个来自省外的大订单。现在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但看着自己家乡的茶叶走出大山,被更多人喜爱,我心里也特别高兴。”朱元芳自豪地说道。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刘荣欣)


0
上一篇: 煤都新韵:小店里的烟火气与文艺范儿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