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玉壶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壶关县“文明实践 ‘集’我所需”文明集市在玉壶广场拉开帷幕。壶关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号召,以“残币焕新 文明同行”为主题,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集市,为广大群众讲解金融知识,提供便民服务,传递“百姓银行”的温暖与担当。
活动现场,壶关农商银行志愿服务队设立“残币兑换便民专柜”,现场为群众提供残损币兑换服务。一位卖菜老人拿着积攒多年的破损纸币前来兑换,志愿者耐心清点、分类整理后,将崭新纸币交到老人手中。老人感慨道:“这些钱破得不成样,本想着用不了,没想到竟然真能换成新钱!”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以上,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按原面额全额兑换;票面剩余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的,则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现场,志愿者细心向大家讲解残币兑换规则,仔细查看每一张残币,对粘连的纸币小心剥离,逐张清点、整理、鉴别,为大家兑换相应金额的完整货币。同时,向大家发放零钱包,指导大家科学存放纸币。
除残币兑换外,志愿者们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向群众普及反诈防骗、假币识别、普惠金融政策等相关知识。“大家看这张纸币,对着光能看到清晰的毛主席头像水印,手指搓一搓衣领位置有凹凸感,再甩一甩声音清脆就是真币!”志愿者手持新旧版人民币,邀请围观群众轮流体验“一看二摸三听”的识别口诀。“创业贷”“农担贷”“春耕贷”等普惠金融产品也同样获得了群众的青睐,志愿者们发挥职业专长,针对群众需求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集一枚章卡,还能听一次金融知识小课堂,很受用!”前来集章的刘女士对壶关农商银行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兑换残损币500余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壶关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文明实践”融合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民生需求,把惠民政策送到百姓身边,以实际行动擦亮“志愿红”底色,为壶关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文、图/壶关农商银行 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