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声动青海”主题采访活动媒体团走进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探访了坐落于巴音河畔的海子诗歌陈列馆。这座于2010年建成、占地1300平方米的场馆,自2012年7月25日开馆,并成功举办“中国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以来,便成为众多诗歌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当天,媒体团一行踏入馆内,即刻被浓厚的诗意氛围所环绕,开启了一场追寻诗人足迹、感悟诗歌精神的文化之旅。
陈列馆首次集中展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亚洲铜》等代表作的珍贵手稿、书信及早期诗刊出版物,其中《阿尔的太阳》原稿为全球唯一存世版本,创作草稿为海子家属独家捐赠,字迹间可见诗人炽热的思想火花。
据介绍,陈列馆同步设立了“海子诗歌文献中心”,收录国内外研究专著、论文及影像资料3000余册,并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达成合作,计划每年发布《海子诗歌研究年鉴》。开馆当日,十余位知名诗人、评论家参与“海子与当代中国诗歌精神”学术论坛,探讨其诗歌的当代意义。
海子诗歌陈列馆是由德令哈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馆内有4名讲解员,2021年在德令哈市委市政府、浙江援青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海子诗歌陈列馆共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分别为:咖啡厅、人物背景馆、放映厅、海子手稿馆、诗歌文学馆、公共互动空间、茶社,此次改造还得到了怀宁县“海子故居”、中国美院的协作与帮助。德令哈海子诗歌陈列馆,现已成为国内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海子专题纪念场所。
海子纪念碑面朝巴音河,坐拥碑林,碑林精选海子的40多首优秀作品雕刻在形态各异的石碑上,一同组成海子诗歌陈列馆。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如今,每年的夏季时节,海子诗歌陈列馆将会举办国内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海子诗歌节。青海德令哈作为海子西行的启程以及他的诗歌神火转折迸发之地,已成为青年诗人们西北远行重要的朝圣之所。(文/余瑜图/吕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