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陕北,山坡地头一片苍翠。在陕西榆林米脂县龙镇张兴庄村,张二平的小店就开在田畔路旁,门前不时有村民进进出出,洋溢着和美乡村的生活气息。
张二平是本地村民,因病失去了部分行动能力。几个月前,这家小店还鲜有人问津。简陋的水泥房空间狭小,布局杂乱。左侧摆着冰柜,中间堆放着矿泉水桶和废纸箱,右侧则是一排零散摆放着日用百货的活动货架,旁边是一张老旧木床。这样的环境,不仅不便经营,也让进店选购的顾客望而却步。
改变始于2024年底。米脂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村帮扶干部杜飞平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注意到了这间小店,也了解到了张二平家庭的特殊情况。他意识到,小店不仅是张家维持生活的支点,更关系到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为了改善经营环境,杜飞平与张二平反复沟通、测量空间、研究布局,共同设计改造方案:调整货架布局,将商品展示区调整至门口和窗边,腾出中间空间,确保他的轮椅和顾客进出顺畅,保留右侧休息区域,兼顾生活与经营需求。
烟草局工作人员帮助张二平搬运货架
不久,新货架运抵,张二平在烟草公司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各类商品有序摆放,并特别开辟了陕北特色产品展示区。本地的小米、干炉、山地苹果等特产被放置在了显眼的位置,使得小店焕发出新的生机。整洁明亮的货架不仅提升了店面的整体形象,也带来了经营信心。
在县局支持下,张二平还参加了专为残疾群众量身定制的“小店经营培训”。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他如何布置商品陈列、记录每日流水、整理库存账本,帮助他逐步建立规范的经营理念。随着人气回升,小店的营业额稳步增长,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样一间小小的店铺,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小店的改变不仅是一次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家人对未来生活的再一次启程。“经营好起来,日子才有奔头。”张二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有了更深的底气。就像谷子地里日渐饱满的小米穗,张二平父子的小店正悄然“生长”,根扎得更深、路走得更稳。(榆林市米脂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刘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