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云南鹤庆:数据跑路 烟农省心

2025-10-1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一场“让数据多跑,让烟农少跑”的数字化变革正在稳步推进。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依托“香叶智农”平台,将电子合同、农资采购、技术指导等服务节点紧密串联:通过人脸识别签约提升合同签订效率、惠农商城实现农药、地膜、化肥一键下单、智农广场和农友学堂上的知识课程更打破山路阻隔,把 “指尖上的服务”送到烟农身边。

2025年,“香叶智农”平台使用成效更加凸显。鹤庆县烟农烟叶种植合同线上合同签订率达到100%,烟农还可通过平台一键下单合作社机耕、起垄、打塘等服务,有效破解了农忙时节“用工难、成本高”的困境。

“过去签合同,得揣着证件骑摩托跑几里山路去烟站,现在坐在地头‘刷个脸’、签个字就完事!”在鹤庆县六合乡的烟田里,烟农吴小仁轻点手机屏幕,展示着自己下单的专业化烘烤服务订单,言语间满是笑意。

山区烟农老龄化程度高、数字操作能力薄弱,是推进数字化服务的关键难题。为此,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松桂镇、西邑镇、黄坪镇、六合乡四个烟区的“党员示范岗”创新推行了“四办”机制:线上申请即时办、复杂业务指导办、特殊群体上门办、疑难问题会商办。党员干部们蹲在田埂边、走在农家院里,手把手教老年烟农点屏幕、填信息、查服务。“烟站专门给我们60后搞一对一辅导,教我们用手机‘种烟’,现在我自己就能查天气、报灾情、问技术。”六合乡烟农字万和说。

数字化服务之外,接地气的农事技能培训同样不缺位。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员先锋队也穿梭于田间地头,带领烟农开展 “田间会诊”。烤烟大田管理期间,党员先锋队队员樊兴平头戴草帽、挽着裤腿在烟田里同烟农讲“农事操作课”:“你看啊,这株烟发黄矮小,拔出来看根系发黑,是典型的根腐病……”。烟叶收购季节,樊兴平又走进分级点、走入农户家中,手把手教烟农分级,“部位一定要先分清楚,扎把的时候不要混在一起,这个叶脉像凹槽一样,上面像老鼠尾巴一样尖尖的是上部叶,这些挑出来的可以分到上桔二……”

技术员为烟农讲解栽培知识。摄/张婉婷

为了进一步提升烟农分级水平,2025年,鹤庆县实施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优化提升”试点,进一步提高了分级效率,保证了分级纯度,让烟农熟练掌握了烟叶分级技巧。

“我们在每个烟区都组建了专属讲师团,确保每个讲师团至少配备一名党员。培训采用‘乡村夜校+田间课堂’模式,白天带烟农实操练技术,晚上集中讲理论学知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不同地形、不同气候的村委会进行针对式重点教学。”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负责人吕子兴说。“今年高温湿热天气多,我们也重点针对‘两黑病’开展了培训。”目前,这样的“靶向培训”已覆盖鹤庆县33个种烟村,让技能干货精准送到烟农手中。为了让服务更贴烟农需求,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各烟站管理人员建立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微信信息中心,形成了“烟站-烟科员-烟农”三级网格管理模式。“烟站工作人员会根据天气变化进行预警通知,定期推送烤烟种植管理要点;我们种烟遇到任何问题,在网格群里提问也很快就能得到回复。”六合烟站烟科员吴开华说,“比如上部烟叶烘烤容易挂灰,我们拍照反馈到群里,烟站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联系烘烤指导员,总之不管几点,也不管什么事儿,都可以和烟站的工作人员沟通,特别方便。”

松桂烟区乡村夜校课堂。摄/张婉婷

夕阳西下,烟田尽头的村委会会议室里,“乡村夜校” 的灯又准时亮起。技术员的讲解声与烟农的笔记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张婉婷)


0
上一篇: 黎城县召开2025年消夏文艺晚会总结座谈会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