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以接轨南京为战略支点,以“向先进制造出发”为目标导向,以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为支撑,聚焦四大重点发展产业,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不断加速,在制造业集聚、集群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突破,涌现了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制造业集群。
近年来,溧阳围绕四大重点发展产业定位,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建链补链强链依次推进,在打造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上初显成效。该市动力电池产业以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为主要承载区域,先后引进实施了宁德时代新能源(CATL)总投资过百亿元的长三角制造基地项目、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先进电池和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江苏北星新材料的高分子隔膜项目、常州普莱德的电池包系统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覆盖了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芯组装、电池系统开发、精密结构件等关键环节,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动力电池产业链初步建成,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在电芯制备、电池pack开发、正负极材料、隔膜生产等核心环节集聚企业9家,相关配套企业7家。截至2019年6月,动力电池产能达到58GW,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5亿元。与此同时,溧阳加快完善动力电池的平台载体建设,与省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携手中国科学院,共建天目湖先进储能研究院,在新一代硅碳负极材料研发、产业化生产等方面展开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与深圳普瑞赛思检验检测中心等机构达成合作,提供锂电池产业链产品的一站式检测检验服务。预计到2020年,溧阳动力电池将实现投资477亿元,动力电池产能达到58GW,动力电池产业链总产值将达800亿元,届时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示范基地。
目前,该市正努力克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聚而不群”,产业结构低端和组织松散,制造业综合影响力不足,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以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建设为契机,以贯彻实施《持续向先进制造出发三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加大5G、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引力度,统筹谋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聚焦四大产业,围绕“一核两翼多基地”产业布局,以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为核心,江苏省溧阳经济开发区、苏皖合作示范区为两翼,汽车零部件和绿色铸造产业园、电梯和通用航空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多元发展,大力气构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传统优势企业集聚创新要素,苦练内功奋力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文/溧阳市政协经贸一组 邹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