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形式多样的培训、一件件温暖帮扶的实事……翻开黑龙江省龙江县巾帼手工编织志愿服务队的“记事本”,硕果累累,鼓舞人心。龙江县景星镇巾帼手工编织志愿服务队于2015年成立,由平均年龄为45岁的妇女组成,始终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致力于手工编织公益培训,为百姓提供了致富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她力量”。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一条致富路”
2015年6月,龙江县妇联与七台河市妇联共同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33岁的王桂芝与村里姐妹一同报名,到七台河市现场学习手工编织技术。对于编织技术零基础的王桂芝来说,包缠、绞辫、平辫、染色、挂线等从未听过的词汇和技巧,让她不知从何学起。但她上课练、下课问,硬是凭借着一股子热忱和韧劲,吃透了老师讲授的基础知识。外出学习、网上浏览、实际操练,几个月后,始终自学和勤奋练习的王桂芝,便成了坚持下来为数不多的人。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从起初借用模具练习,到运用塑料管简单编织,再到熟练进行玉米叶编织,这其中的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只有自己知道。慢慢地,技术逐渐精湛的王桂芝和同伴们开始编织一些蒲团、凉帽、拖鞋、采摘筐、工艺摆件、汽车坐垫、女士手拎包等更加时尚和受欢迎的编织物,也为家庭创造了不少的经济收益。
“编织”志愿梦想 培育“巾帼头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抓住这次让家乡发展致富的机会,王桂芝和同伴们成立了“巾帼手工编织志愿服务队”,于2015年10月开始,先后在景星镇、杏山镇、龙江镇、哈拉海乡举办培训班达50场次,受到了村民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2019年以来,王桂芝得到了龙江县委宣传部和县科协等单位的支持,再次顺利举办玉米叶手工编织线上、线下培训班10余期,各乡镇选派爱好手工编织、有创业创新精神、表达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女性积极参加,成功吸纳了农村妇女、下岗失业女性、返乡创业女性等群体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参加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以景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核心,辐射扩散至全县1个中心、14个所和167个站,通过“县训师资、乡训骨干,村屯大编织”的方式,在全县培养了编织能手9500余名,为妇女群众找到致富“新门路”,也培养了更多的“巾帼头雁”。
乡村振兴添活力 妇女撑起“半边天”
龙江县巾帼手工编织志愿服务队成立后,紧贴时尚流行趋势,设计了风格独特、新颖时尚、工艺精堪的编织品,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使命,使手工编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中焕发出璀璨光彩。
一片片玉米叶变废为宝,编织出了绿水青山的致富梦想,也谱写出了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与此同时,龙江县巾帼手工编织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在春节期间将饱含暖暖情意的中国结,亲手送至贫困户手中,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百姓心坎里;在“学雷锋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深入村户,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去心理辅导,带去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慰问;致力于妇女儿童等公益事业,积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利,身体力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一个个“巾帼头雁”,一颗颗赤子之心,柔肩挑重担,地头绽芳华,她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昂首领航,尽展巾帼风采。
图、文/黑龙江省龙江县宣传部 于嘉馨、李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