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意盎然。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东村蔬菜大棚基地里,农民们正在农忙,伺弄着即将可供采摘的各种瓜果蔬菜,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采摘的羊肚菌。肖伟摄
“我们在这里承包了18个温室大棚,全部种植羊肚菌,去年11月份开始下种,三个月时间就可采收,现在可以销售了,鲜菌一斤可以卖到100元,年前春节高达380元一斤。一个棚产值700至800斤,最低能卖五六万块钱,都销售给市区里的大饭店了。我们在南方销售,也有很多出口。”三门峡市复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股民王磊说道。
新出土的羊肚菌。张珩摄
在实施脱贫攻坚易地群众搬迁中,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张茅乡就在群众的搬迁居住地东村,规划建起了190余个蔬菜大棚,其中有40个暖棚,9个高标准大棚,130个简易冷棚,29个草莓简易棚。同时,还在麻塘湾种植了6000亩优质高粱。
“为了更好地发挥我们这些大棚作用,我利用以前在李村乡岳庄村驻村时的人脉关系,通过周口朋友联系广东省东莞的朋友。他们在郑州建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对羊肚菌种植方面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就引来5个朋友到这里帮助群众发展羊肚菌,并成立了三门峡市复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可以放心发展羊肚菌产业,而且可以把技术传授给咱们的群众,利用这些大棚,都能发挥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提起东村大棚基地,陕州区张茅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曹生伟充满喜悦地说道。
大棚内的羊肚菌比比皆是。张珩摄
如何拓展绿色产业发展新空间,引领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三门峡市复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回答:“我们在李村乡岳庄村建有25个大棚菌苗基地,我们有种子,有技术,还有销售渠道。可以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羊肚菌产业,目前,已经带动塔罗村群众的90个大棚种植羊肚菌啦。” 他还强调,“种植羊肚菌这个比其他蔬菜相比好管理些,用人工少,不用打农药和中途施肥,只要掌握好棚里的湿度和温度就可以了。另外,种植羊肚菌时间短,3个月采收后,还可以再种植西瓜、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不至于土地闲着浪费,蔬菜收入的钱足以赚回一个棚的整体投资。”
陕州区张茅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曹生伟对该乡羊肚菌产业下一步发展信心满怀。他说:“羊肚菌加工烘干后,一斤卖1000元左右,分等级后,好的能卖到1200至1300元,出口价格一斤可以卖到1500元。现在,广东省东莞朋友杨红涛在我们这里承包29个大棚,也种植羊肚菌。目前,全乡共种植羊肚菌65棚,其中暖棚23个,冷棚42个,预计一年按300斤算,可产1.95万斤,一斤按80元计算,仅这一项收入达156万元。下一步,我们要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强技术培训和普及,打通销售渠道,有序组织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羊肚菌及其他蔬菜种植集群,彻底解决过去盲目无序种植销售不畅问题。”
羊肚菌惹人喜爱。 张珩摄
“种羊肚菌我不怕失败,因为前边有人领路,它和其他蔬菜不一样,卖不完也不会烂掉。我下一步也打算,在承包的大棚里种上羊肚菌,这样我也可以多增加一些收入。”易地搬迁在张茅东村社区的韩家沟村的高拴旺脸庞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图、文/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宣传部 肖伟 昝运峡 张 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