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边境傣村来了个“猪猪侠”

2024-10-29 来源:经济网 未知   加入收藏

初秋时节,晨光微露,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曼滩村的聚牧农业养殖场已是灯火通明。养殖场主马鑫正一丝不苟地巡视猪舍,仔细检查每一头猪的健康状况,这些体态健硕的生猪承载着他的事业梦想。

 

马鑫准备给猪打防疫针。摄/王耀萱

 

2015年,马鑫在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攻读畜牧兽医专业期间,利用假期前往特驱集团宣威种猪场实习,由此点燃了他对养猪事业的热爱。2018年,毕业后的马鑫加入特驱集团,成为一名饲养员,从事猪场的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

2023年,已具备丰富养殖经验的马鑫返回家乡整董镇,并决定在家乡创业,继而与其兄共同成立了江城聚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他最熟悉项目——生猪养殖。

 

马鑫给猪只投喂饲料。摄/王耀萱

 

创业之初,资金短缺是马鑫面对的最大难题。幸运的是,整董镇政府及时伸出援手,帮助马鑫申请到了一笔30万元的创业贷款,为其解除了燃眉之急。

目前,马鑫的养殖场已经拥有约500头优质黑猪,每头猪的生长周期均超过300天据马鑫介绍,近一年养殖期的黑猪体重在100公斤左右,猪肉的品质与口感更好,但成本也大大超过了一般的规模化养猪160天出栏的养殖周期。

,按当前市场价计算,马鑫养猪场今年收益预计可达110万元。

 

马鑫养猪场俯瞰。摄/马宁琦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马鑫养殖场用工需求也随之增加。江城县烟草专卖局整董镇雪茄烟工作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马鑫取得联系。整董烟站负责人杨东表示:“雪茄烟种植属于季节性用工,部分工人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家庭就业人数有限,我们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经过一番沟通,养殖场招聘了5位工人的家属长期负责后勤、饲养等工作。

马鑫满表示:“真正的富裕在于带领大家一起富裕。”他计划采用“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推广生猪代养业务,不仅为合作伙伴提供猪仔、饲料以及防疫物资,还将无偿传授养殖技术,并承诺回购商品猪。这种模式将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场的风险负担。

马鑫的故事是整董镇“归雁经济”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镇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通过组织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提供贷款及政策支持等多种举措,整董镇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整董镇党委书记杨彪表示:“未来,整董镇将继续开拓就业渠道,激发民众创新创业的热情,增强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文/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马宁琦)


0
上一篇: 洱海田边话增收丨一地多收解锁“增收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