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漾江镇荨麻箐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忙着种贡菜和收红薯。
近年来,荨麻箐村委会致力于带领村民探索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发展烤烟、蔬菜、粮食、中药材等多元产业,为村民们带来更好的收益。
图为荨麻箐村种植的贡菜。摄/杨城燕
曾经的荨麻箐村属于漾濞县的贫困村,发展不平衡,生产结构单一化,基础设施滞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不高。
“以前,一家人全靠种核桃和我务工的微薄收入养活,能解决温饱问题就不错了,哪能想到还能住上新房子。” 荨麻箐村村民李先元感慨道。
2019年,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带动下,李先元一家通过种植重楼实现增收致富。
种植重楼的成功经验让村民们看到了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机遇。他们又了解到漾江镇抱荷岭村木香种植产业发展势头正盛,村委会便组织技术人员到该村“取经”。如今,荨麻箐村的木香种植产业也已初具规模。
木香种植周期较长,需两到三年,为保障木香品质,同时拓宽增收渠道,村民们在木香地里套种了玉米、白芸豆等作物,每亩可增收四五千元。
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同时,荨麻箐村委会结合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
2022年以来,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引导农户烟后种植贡菜,实现大小春作物有效衔接,让地不荒、人不闲,村民一年四季有活干,增收渠道更多元。贡菜生长周期短,利用烟后闲田种植贡菜能够有效发挥土壤剩余肥力的作用,切实降低种植成本,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我会持续学习种植管理技术,自己先把田种好了,才能更好地指导村民,带着大伙一块儿增收致富。”荨麻箐村村主任李斌说。
近年来,漾江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红薯种植,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带动了周边运输、包装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图为荨麻箐村种植的红薯。摄/杨城燕
“种完贡菜又该去收红薯了,我种了5亩,收成还不错。技术员说,一亩烟田能套种2000株薯苗,亩产可达2吨,既不影响烤烟生长,还能增加收入。明年我打算试试这种烟后套种的模式。”荨麻箐村村民熊桂香说。
如今的荨麻箐村,村民们依旧守着绿水青山,过的却是好日子。绿油油的贡菜生机盎然,木香丛中孕育着蓬勃希望,让人坚信荨麻箐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陶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