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干坝村的释迦果种植基地硕果盈枝,翠绿色的果皮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预示着今年的丰产和丰收。
树枝上鲜嫩的释迦果。摄/曾绍文
释迦果,又名番荔枝,因其外观类似佛像头部而得名,属热带水果,种植2-3年后挂果,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成熟,它不仅是味蕾的宠儿,更是营养的宝库,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在水果市场上备受青睐。
云仙乡干坝村地处偏远,境内大多数地方“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当地政府因地制宜,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巧用海拔高产生的时间差,带领村民发展高原特色错季精品水果,将劣势逐渐变成发展优势,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干坝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雨水丰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释迦果。村两委决定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展种植,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兜底收购、帮销代销服务,村民没有后顾之忧,目前全村有20多户种植释迦果,种植面积110亩。”干坝村村主任李云兵介绍道。
干坝村的释迦果林。摄/曾绍文
作为最早种植释迦果的果农,干坝村村民王朝兴也率先享受到了“错季红利”,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王朝兴作为释迦果种植的“土专家”,带领果农们在种植过程中持续探索产业提质增效之法。在做好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管护基础上,运用科学手段精准控制花期,探索出一套独特的种植模式:4月回枝,调整果树生长态势;6月剪枝,优化树体结构;8月人工授粉,保障坐果率;12月成熟,冬季上市。巧妙避开市场竞争高峰,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果农王朝兴正在推介释迦果。摄/曾绍文
“我们村的释迦果口感软糯,籽少肉多,甜度能到25%,真正达到了天然环保的标准。当地烟草部门的技术人员经常来村里指导烤烟种植,我把他们教授的农家肥堆捂施用,悬挂黄板、安装诱捕器防治害虫等措施应用在了果林里,现在坐果率大大提升,一棵果树产量大概20-30公斤,平均收购价19-20元/公斤,大致算下来一棵树能卖200元左右,预计今年能赚个13万元。”王朝兴高兴地说。
以“产”为基,扬“特”之长,促“业”兴旺。干坝村依托独特的光热、气候、生态资源,让这片土地成为了热带水果的“世外桃源”,真正实现“错”季水果“对”了市场路子。
下一步,干坝村将推广扩大释迦果种植规模,引进榴莲释迦、玫瑰释迦等新品种,并进行规模化种植与管理,不断拓宽“家门口”的就业渠道,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
(文/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苏梅 曾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