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洱海田边话增收丨 烟后玉米冬日熟

2024-12-2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凛冬已至,寒意渐浓,云岭高原的土地上仍是一派丰收景象。走进云南省巍山县庙街镇新华村“烟+玉米”种植示范区,连片的鲜食玉米长势喜人,硕大饱满的玉米棒被翠绿的叶子紧紧包裹,散发出成熟玉米的清香,农户们正抢抓农时投入到玉米的采收工作中。

烟后玉米长势良好。摄/谢红芬

“今年我种植了24亩烤烟,8月初又在烟田里面套种了鲜食玉米。现在成熟的是白糯玉米,每亩产量在1000到1600公斤左右,拉到收购点每公斤可以卖2.4元左右,亩产值最高能到3800元,过几天可以收甜脆玉米,产量要更高。采完玉米棒,玉米秆还能卖给肉牛养殖户当青储饲料,200块钱一吨。”谈到玉米的收成,烤烟种植户杨汝仙开心不已。

据介绍,这一季玉米大部分是利用烤烟后期与小春作物开始播种之前的土地空闲间隙抢茬种植,每年7月底8月初下部烟叶采收完成时播种,10月底11月初就可以陆续进行采收。巍山县海拔1600-1800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地复种指数高,是鲜食玉米黄金种植地带,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为烟后玉米的高效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

抢茬点播玉米。摄/谢红芬

近年来,为推动烟叶生产转型升级,构建“烤烟+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充分发挥烤烟产业优势,积极探索烤烟与粮食作物科学种植模式,以烟区产业综合体为载体,通过“科学指导+示范引领”,引导农户在烟后种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盘活土地资源,促进烟农多元增收。

“这样的种植模式,一方面是在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资源,等于说烤烟的产量没有减,又多收了一季的玉米;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烟后的剩余肥力和土壤条件,进一步降低病害率,改善土壤环境。在保证烤烟、玉米双丰收的同时,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巍山县柏枝树烟叶工作站站长茶国盛说。

为了帮助烟农能够快速掌握套种技术,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合理布局规划、优化种植区域、粮烟协同示范引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技术人员下沉一线等方式,将最新的技术和理念带到田间地头,帮助烟农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实实在在地帮助烟农实现经济收益。

“今年我们对烟后玉米进行了实收测产,亩产是1500多公斤,烟后玉米套种已经配套了相应技术措施和设施设备,不出现大的灾情基本可以保障作物的产量。”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生产工作人员王涵介绍,2024年巍山县落实烟后套种鲜食玉米1600亩,预计亩产值3000元左右,可增加烟农收入500万元左右。

农户正在采收成熟的玉米。摄/谢红芬

如今,烟后玉米的丰收为农户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粮烟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已在云岭大地上“生根发芽”,未来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

(文/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谢红芬)


0
上一篇: 多道工序成就美味 “保定冰柿”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