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老厂镇羊坝底村示范地里,一台台拖拉机轰隆隆的在地里来回穿梭着冬耕晒垡。
机耕路边,刚从城里回乡的村民姜绍忠若有所思的看着正在翻犁地块的拖拉机,口中低声细语地念叨着:“机器翻犁又快又好,将田地流转出去也不赖。”
当地烟农合作社的机耕队在羊坝底村翻犁土地。摄/陈爽
姜绍忠今年59岁,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种植能手,膝下有一女儿,早年已出嫁到城里,家里只剩老两口。他常说种地有讲究,冬季要尽早翻犁,让土地多透气、多晒太阳,来年庄稼才长得好。
近几年,姜绍忠夫妇年岁渐长,种地有些吃力。女儿多次想把父母接到城里照顾都被拒绝,老两口放不下家里的18亩土地。
羊坝底村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摄/陈爽
不久前,女儿打听到村里要集体流转土地的消息,便马上回家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说服二老把土地流转后和自己一起到城里生活。
姜绍忠和红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有着深厚的感情,生怕土地被荒废了,所以大冬天里回乡一趟还特意跑到地里看看,来回穿梭翻犁地块的拖拉机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拿着土地流转金在女儿家养老了。
羊坝底村地处个旧市东南部山区,当地种植玉米、蔬菜、万寿菊、烤烟等历史悠久,土地资源丰富。这些年,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较多,部分家庭的劳动力多为老年人,土地生产效率较低。
羊坝底村流转土地区域航拍图。摄/陈爽
这段时间,个旧市普惠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在个旧市烟草专卖局的指导下和有关政策支持下,在羊坝底村流转土地486亩,将零星的“补丁地”“巴掌地”化整连片,打造“烤烟+N”烟区产业综合体,开展集体土地统一经营,统一产业发展、统一技术标准管理,通过机械化作业和社会化管理,发展粮烟协同“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充分提升土地生产效率,实现土地集中高效经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增收致富。
“我把土地流转出去,土地不会荒废,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资金,我到外地打零工也有一份收入。”羊坝底村村民杨金成笑着说。
羊坝底村通过土地流转,再由烟草部门引进合作社统一管理,使土地向规模连片化、高产高效化发展。同时,土地流转统一经营还给当地的群众带来增收路子,参与土地流转的群众每年每亩可获得1400元的土地流转费。开春后,部分村民还可参与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管理,实现土地流转与就近务工双重收入。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孙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