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华坪白姑河村:产业与文化共绘和美乡村图

2025-01-2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白姑河村把乡村绿化美化与深入推进实施“千万工程”紧密结合,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积极探索和美乡村创建“新路径”,在产业“振兴”上求突破,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在村庄“美化”上做文章,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着力将文明“软实力”转化成推动乡村振兴的“硬支撑”,绘就了一幅“强村、富民、创新、发展”的乡村新图景。

环境整治,景在村中、村在景中

白姑河村坚持支部带动、党员带头,把好“方向盘”,营造“支部党员有作为、服务群众有成效”的良好氛围。广大党员带头加入和美乡村建设的主战场,划定党员责任区、明确岗位职责,开展村庄清洁志愿服务活动,清理组内路段、河道。50余名党员齐上阵,常态化开展义务大清扫,同时,主动在“四旁”(村旁、渠旁、路旁、屋旁)及庭院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公园”,截至目前全村共建造花坛150余个,小公园4处,独具傈僳特色的乡愁体验区3处,新增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栽种果树等50余亩,绘制及修复墙画120余幅,白姑河村处处焕发着新面貌、新气象。同时,烟草企业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引导烟农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土壤和水源,为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立下了汗马功劳。

村民打扫村庄环境卫生。摄/李自林

夯实产业基础,激活内生动力

白姑河村积极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硬化道路10余公里,入户道路硬化率达94%以上,修建产业灌溉沟渠650米,争取资金30余万元奖补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为产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结合本村地势特点,白姑河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扶持引进林下魔芋、中药材、万寿菊等经济作物发展,积极举办各类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同时积极争取24个蔬菜大棚项目,以产业发展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了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的良性互动、融合互促。

凝心聚力,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白姑河村把法治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作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法治惠民水平,规范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制度、村规民约。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支持和参与村民自治,充分尊重群众享有的各项政治权利,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全村政治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向村组级延伸,开展普法宣讲10余场次,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村组民风得到转变,社会治理效果进一步凸显。

文化赋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风文明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白姑河村积极打造乡村文化阵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葫芦笙演奏、民族打跳、篝火晚会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乡风文明正能量,潜移默化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展形象。同时,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以傈僳族文化为载体、以腊姑河景区为依托,大力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修建傈僳族文化轩、乡愁体验馆、傈僳族风情园,积极探索乡村旅居新业态,走乡村文化振兴康庄大道。

村庄宜居的生态环境。摄/李自林

党建凝聚人心,产业引领发展。下一步,华坪县将继续埋头苦干、笃定前行,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真正让产业“兴”起来、群众“富”起来、乡村“美”起来。

(文/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自林)


0
上一篇: 云南蒙自:“望天田”的嬗变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