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酿”出幸福生活

2025-02-0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今天这么早就在装车啦?”“今天有个外地的老顾客家结婚摆宴席,我要给他送货去。”一大早,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宝秀新区的一间百货店门口,店主刘孝正在忙着将顾客订购的货品装车。

今年46岁的刘孝是石屏县宝秀镇宝秀街人。家里从其爷爷开始便以酿酒为生,父亲传承爷爷的“家业”,也酿酒。2002年,23岁的刘孝接过父亲的“衣钵”,和妻子朱云梅二人共同经营家里的酒坊。

“酿酒是个辛苦活儿,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开始泡粮,酿酒的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不然就影响酿造质量。”说到酿酒,刘孝打开了话匣子。

刘孝正在对高温粮糟进行人工翻动摊凉。摄/姚春

酿酒需要完成泡粮、蒸煮、摊凉、拌曲、糖化、发酵、蒸馏等工序。在酿酒流程中,刘孝坚持采取传统的手工制作,他说这样酿制的酒能很好的保持粮食的香气,销路不错。

“我看过他酿酒,用的粮食品质都很好,酿完之后苞谷味很浓,卖价实惠,而且都是同街人,大伙都信得过。”宝秀镇宝山街的村民谈起刘孝家酿造的“苞谷酒”赞不绝口。

不仅酿的酒畅销,刘孝家的酒糟也很受欢迎。每天大量的酒糟伴随酿酒而产生,蒸酒后的酒糟,就是上等的饲料。刘孝家的酒糟经常都被附近的生猪养殖户、鸭子养殖户早早预定。

“这几年我们都是购买刘孝家的酒糟,他家的酒糟质量好,而且价格很实惠,我们养殖户受益不少。”前来购买酒糟的养殖户对刘孝家的酒糟都怕来晚了买不到。

摊凉中的酒糟。摄/姚春

随着宝秀镇经济的发展,人流量从原来的宝山街逐步向宝秀新区聚集,为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刘孝向亲戚朋友借钱和银行贷款,在宝秀新区盖了一幢三层半的楼房。

因为盖房借下债,加上家里两个孩子的养育开支,刘孝家的日子变得拮据起来,为能增加一份收入,早日还完欠款,2020年,在妻子提议下,刘孝在自家自建房一楼开了一间小百货店,并向石屏县烟草专卖局提出申请,办理了许可证。

虽然刘孝擅长酿酒,但由于缺乏销售技巧,百货店生意并不理想。石屏县烟草专卖局片区客户经理得知情况后,针对其店铺位置优势,从店容店貌整理、商品分区、陈列摆放上给予指导帮助,很快店铺生意便步入正轨,店里的营收缓解了刘孝家的经济压力。

刘孝的百货店整齐摆放的一角。摄/姚春

“这个零售终端系统,一扫商品码,库存、价格信息全都清清楚楚,很是方便,有时候老人看店,隔一会儿就要接到问价的电话,现在好了,扫一扫就能知道价格,省了不少心。”刘孝说。

之后,刘孝跟妻子分了工,妻子负责百货店经营,刘孝负责酿酒。随着市场的需求,刘孝开始酿起了火龙果酒、桃子酒、菠萝酒等果酒,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家里生意也越发好。

“我家酿果酒的火龙果、桃子、香梨等水果都是去宝秀镇山区向当地村民收购,绿色生态。”刘孝的妻子朱云梅介绍到。

凭借着自身手艺和诚信经营、薄利多销,刘孝带着家人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而今,两个孩子一个考上了大学,一个上小学。刘孝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日子越过越好。

“明年我想把酒坊搬到百货店旁边来,再开个小宾馆,现在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从刘孝的话中听得出,他对未来已有规划,“酿”造幸福新生活,未来可期。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姚春)


0
上一篇: “冬闲”田不“闲” 轮作助增收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