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村全面振兴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面对新征程的期盼与挑战,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白柳镇峰溪社区,该如何写好“振兴卷”、答好“融合题”?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旬阳卷烟厂驻村工作队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以“落子布局”融入乡村振兴“一盘棋”,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答好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答卷。
产业振兴谱写“新画卷”
走进峰溪社区,200亩的烟叶、100亩的中草药和40余亩的贝贝南瓜、甜玉米、土豆、辣椒等经济作物围山而种。旬阳卷烟厂驻村第一书记杨荣勋介绍道:“这些种植项目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让农民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旬阳卷烟厂前往峰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摄/程新中)
拥有了种植规模,附加值如何提高?
驻村工作队队员与社区两委先后开展十余次实地调研,将目光投向延伸产业,决定在社区二组高标准农田建立15个恒温大棚,采用租赁方式对外招租,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入。
然而,工作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深知,要让农民真正受益,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耕种难题。于是,在工厂的统筹协调与深度参与下,峰溪社区生产路项目应运而生,它宛如一条生机勃勃的纽带,蜿蜒穿梭于田野之间,将农田与村庄紧密相连,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还有力解决了乡村产业销路难题。
销量如何,关键看品质。“我们这儿的昼夜温差较大,咱们这儿的烟叶是又大又厚,品相好,质量更是没话说。”护林员罗进宏手捧着烟叶笑着说道。
“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回望去年的好光景,驻村工作队队员充满干劲,“今年我们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附加值,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结对帮扶绘就“同心圆”
硬件好,服务更要优。驻村工作队联合工厂力量,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在提升服务能力上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一方面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定期入户排查风险隐患,重点对脱贫户、低保户、三类人群及残疾人家庭等人群进行排查,对已确定的4户15人,明确责任人,全部消除风险。
另一方面确定包联对象,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坚持定期上门走访慰问,了解帮扶对象的生活、工作、身体状况,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困难帮扶等工作,帮助脱贫户解决实际困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家庭盈利水平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是杨荣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卢作贵就是受益者之一。他的妻子身体不好,家里两个孩子正在读书,老人也需要赡养,曾经他选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但是有限的收入承担起全家的开销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返贫情况岌岌可危。
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积极开展“点对点”帮扶,教卢作贵种植烟叶,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一次次学习中,他不仅了解了烟叶护理理念和模式,还学到了不少种植技巧,实打实提高了技能水平,增加了收益。
如今他家不仅将以前的危房进行了翻新改造,还购置了各种家用电器,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绿水青山擘画“新蓝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远远看去,一支由峰溪社区党支部、旬阳卷烟厂青年党员组建的“志愿红”和“工装蓝”队伍,他们四散在田间,分拣、装袋……
“大家要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像这种废弃的干电池属于有害的要放在小袋子。”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边分拣垃圾,一边向年轻同志“传授”技巧。
“主题党日遇上了保护环境活动,我们在田间地头也上了一堂生动党课。”党员们笑着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间渐渐恢复了它应有的整洁与美丽,一袋袋分拣好的垃圾堆满了垃圾箱,一阵嗡鸣声,垃圾车沿着村道向城区驶去,尽管大家的裤脚裹满泥巴,额头落下滴滴汗水,但工作热情依然十分火热,即刻出发前往乡村敬老院开展健康小常识宣讲活动。
“老大爷,盐吃多了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您需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啊!”“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很多疾病。大家看这七步洗手法,记得每次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都要认真洗手。”……活动现场,大家为村民们细致讲解健康知识,让生活小常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驻村工作队队员李伟感慨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责任。
(文/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旬阳卷烟厂 向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