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清水”曾缺水,如今“水灵灵”

2025-03-0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广通镇清水村,是一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小村落,这里气候温和,海拔适宜,以盛产“清水三宝”——山药、折耳根、浅水藕而小有名气。据村民介绍说,清水村因“上下两个潭,一年四季清水淌”而得名。

然而,名称“水分”十足的的清水村也曾经历过缺水的困境。

“以前我们村都流传着一句话:‘你可以来我们村吃肉喝酒,但不可以喝我们村的水。’”清水村委会妇联主席李桂芳说,“我是从高峰乡嫁到清水来的,以前的清水什么水利设施都没有,田里要浇水都是靠人背。”

情况在2006年有了转机。当年,第一批烟田建设项目开始实施,当地烟草帮助清水村修建了水窖、坝塘和沟渠,清水村10个村民小组都因此受益,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基本保障。

 

清水村烟水工程引水渠。摄/张在伟

 “我们村从1990年就开始种植折耳根、山药,供应干海子煤矿生活区,种植业算得上历史悠久。”清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吉平说,“但水资源跟不上,我们村的种植业发展始终不成规模,但从2006年以后,生活就不一样了。”

据钱吉平介绍,在高峰时期,整个清水村种植了800亩山药、900亩折耳根,家家户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间地头常常热闹而繁忙。

清水村水源条件的改善还不止于此。2024年4月,广通镇清水项目区烟水工程完工,为清水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来了“活水”。项目共新建沟渠19条,管网3条,水池4个,机耕路4条,受益耕地面积3200亩,烟草部门投入资金283.94万元。该项目不仅关注烤烟种植的水利需求,更着眼于整个村庄的长远发展,通过修建蓄水池、灌溉沟渠、小型水窖等设施,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

随着工程的投入使用,清澈的水流终于被引到了田间地头,村民们亲眼见证了从无水可灌到渠水潺潺的转变。

“山药喜水,要浇2-3次水才可以,以前没有水就只能靠两台抽水机接替使用,一星期才能浇完水。今年我家种了12亩山药,三天就浇完水了。”清水村村民李海金说。

 

村民李海金展示他种植的山药。摄/王妙

有了稳定的水源保障,清水村开始梳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特色种植之路。

“去年我们种了700亩山药、300亩折耳根、150亩藕、400亩芋头,另外还种了工业辣椒和萝卜,现在清水不止有‘三宝’了。”说起村里的产业,钱吉平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如今的清水村,早已摆脱了缺水的困境,成为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烟水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更激发了村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文/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王妙)


0
上一篇: 茶庄店主:回报乡土一抹香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