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四排山乡通过创新农业种植模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中,“烤烟+荞麦”的种植模式更是成为了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荞麦收割就地晾晒。摄/李延润
四排山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长期以来,烤烟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然而,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单一的烤烟种植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增收需求。为此,当地农业部门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最终形成了“烤烟+荞麦”的轮作模式。
荞麦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成为了烟后作物的首选。在烤烟收获后,利用剩余的土壤肥力和充足的光照条件,荞麦能够迅速生长。同时,荞麦的根系发达,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下一茬烤烟的生长和发育。这种轮作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改良了土壤环境,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烟农能够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当地农业部门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他们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同时,还引进了优质荞麦品种,提高了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在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烟农们逐渐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荞麦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看到家乡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投身家乡产业。长期在外务工的伟志林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深感在外漂泊的艰辛,也看到了家乡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他决定返乡种烟。伟志林说:“现在种烟政策好,有各种相关保险补贴,我也能在家照看老人。烟后还可以种上荞麦,村上联合企业收购荞麦,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伟志林和父亲收荞麦。摄/李延润
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夏龙海表示:“我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探索新型烤烟+N轮作模式。我们不仅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让他们的生活环境美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四排山乡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他们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努力打造绿色、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此外,四排山乡还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他们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确保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无阻。
展望未来,四排山乡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之路。他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为烟农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四排山乡将会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延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