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广通镇清水村,以盛产“清水三宝”—山药、折耳根、浅水藕而得名。之前因基础设施的限制,水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产业难以成规模。
折耳根大丰收。摄/李桂芳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楚雄州烟草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改善烟区水利设施为切入点,帮助烟农解决生产难题,促进烟农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清水村也因此悄悄发生着变化。
2024年4月楚雄州烟草公司投入283.94万元的广通镇清水项目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区共新建设水池4个,管网3条,沟渠19条,机耕路4条,受益面积达3200余亩,有效改变了当地基础设施现状,真正把清水变成活水。对于这一改变,当地村民钱吉平和李桂芳深有体会。
56岁的钱吉平家住清水村委会大村三组,是清水村党总支书记。他介绍说:“长期以来,水利设施薄弱,灌溉条件落后,群众常常面临‘靠天吃饭’的困境,以前浇水全靠挑,现在只要打开阀门,水就能直接流到田里,为我们当地‘三宝’的发展带来了实实际际帮助”。
在未修建水利设施之前,当地农户基本都是“单打独斗”,“三宝”难以成规模,但在2024年当地农户连片种植了山药700亩,鱼腥草300亩,莲藕150亩。为此当地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农户可以在本村直接售卖。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还借助互联网平台,开通了网店,“三宝”远销上海,天津等全国各地,在网上好评率很高,尤其在接近过年时,产品供不应求。
在清水村,得益于水利设施的改善,当地积极发展“烟叶+鱼腥草+山药”轮作模式。村民李桂芳说:“我家在2024年种了34亩烤烟、5亩山药和2亩折耳根。现在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水也引到了田间地头,大大降低了成本。”
有了水就有了希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土地上“烤烟-山药-鱼腥草”的轮作和池塘里“莲藕-肥鱼”养殖在当地已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共同谱写着清水村共同富裕的美好篇章。
(文/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周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