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日前,黑龙江省明水县通泉乡的田间地头与现代化车间里,早已涌动着春天的生机。这里正以 "一粒玉米" 为纽带,通过构建 "种植 - 加工 - 销售" 全链条产业体系,一粒鲜食玉米正催生出黄金产业集群,为备春耕注入强劲动能。
3月20日上午,通泉乡鲜食玉米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筐筐金黄色的鲜食玉米在流水线上运转着,最后华美转身穿上漂亮的塑封外衣。
厂房内,加工完的鲜食玉米装袋整齐摆放准备装车。“我们现在是日产量达到8万穗,三台机器同时进行,分装完按订单装车发往各大城市。”正在操作的工人说。
春日好风景,正是备耕时。红光村党支部书记高文鹏在车间一边检查生产的情况,一边又忙于与村民签订今年的鲜食玉米订单。
图为鲜食玉米加工车间。 摄/高伟
“我们企业去年与村民签订了5000亩的鲜食玉米,今年预计保底签订单6000亩。现在村民签约的积极性可高了,因为种植鲜食玉米比种植普通玉米每亩增产400多元。”高文鹏介绍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通泉乡已形成 “种植 + 加工 + 销售 ”全链条。一粒鲜食玉米掀起通泉乡备春耕热潮与振兴图景。一个企业的建成投产,不但为种植鲜食玉米的村民增收,而且还带动了本地村民的就业。村民在这务工日工资收入100元。
“我把家里种地之前的农活都干完了,空出来时间就过来赚点零花钱,本村有这么好的企业,真是太好了。”正在操作的工人孙秀高兴的说。
在通泉乡,鲜食玉米串起“黄金链”,绘就春耕新图景。据了解,一粒鲜食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今年在备春耕工作中,这个乡计划落实鲜食玉米种植面积9000多亩,其中6000亩供应本乡鲜食玉米加工厂,其余3000亩以订单的方式销售给本县其他鲜食玉米工厂。
图为鲜食玉米加工车间。摄/高伟
“我家去年就种植了鲜食玉米50亩,成熟的时候厂子直接就给收购了。我家今年早早地就落实了种植计划,还是种植鲜食玉米,订单都签完了。”正在封袋的工人滔滔不绝的说着。
企业跟着市场走,村民跟着企业走。据了解,黑龙江省辰龙有限公司通泉乡鲜食玉米加工项目,总投资1164.29万元,现有玉米加工生产线1条,日加工生产能力达8万穗。
“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减少冷冻食品的水分流失,保持食品外观、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实现玉米“锁鲜”,由“卖一季”转型“卖全年”。
站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和煦的春风里都带着鲜食玉米的馨香。鲜食玉米加工厂负责人、红光村党支部书记高文鹏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这粒‘黄金豆’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宝’。”
(文/明水县委宣传部 孟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