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三资’清理就走个形式,没想到,动真格了!”、“这下咱们集体就有收入了……”杨村村的村民们议论着。
自“三资”清理工作开展以来,蔡村乡杨村村高度重视,下真招,出实效,全力清理“三资”合同,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
支部引领聚合力。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三资”清理工作专班,将老党员、老干部纳入协助清查小组,协助工作专班和村“两委”开展核资、丈量等工作。利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学习农村“三资”清理领域违纪典型案例,通过学习,让党员和群众代表在学习中,以案为鉴,敲响警钟,筑牢遵规守纪的道德防线,形成震慑作用。
摸清底数促整改。对全村所有的集体承包合同进行摸底、过筛。共排查出资产产权不明晰、资源归属争议大、随意扩大承包面积、拖欠承包费、承包年限过长等争议合同134份,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做到了底数清、权属明、整改快。
集中攻坚抓整改。围绕134份争议合同,坚持“依法依规、尊重事实”原则,通过“干部包组、党员包户+司法辅助”等方式,一对一讲政策、做工作,逐一整改销号;特别是对争议大、不理解、不配合的,采取“司法辅助+上门服务”的方式,用行动感化,保证清理工作无死角,无“漏网之鱼”。截至目前134份合同已全部规范到位,增收74900元。
下一步,将继续对前期工作进行回头看,在居民小组的集体资金资产上持续发力,真正实现“集体有增收、村里有正气、干事有劲头”,有力有效推进村级各项工作开展。
(文/稷山县蔡村乡人民政府 贺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