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治理 >> 浏览文章

翁冷村的幸福蜕变

2024-12-0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芒东镇翁冷村,傣家民居错落有致,水泥路平坦宽阔,墙壁上的彩绘与路边的花草相得益彰,辛勤劳作的村民们与生机勃勃的田园相互映衬……在梁河县党委、政府及帮扶单位云南烟草的帮助支持下,曾经落后的翁冷村发生了一场幸福的蜕变。

翁冷村有 782 户 3727 人,其中监测户 189 户 700 多人。面对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当地从实际出发,巩固并拓展增收渠道。

这里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历史久,新水稻品种产出的大米品质优良。驻村干部自 2021 年起巧妙推行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一亩田可产900斤水稻,还能收获50斤稻花鱼或80斤虾,鱼能卖七八百块,虾可卖两千左右,实现了一亩田的多重效益产出,水稻高产的同时,稻花鱼与虾的养殖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额外收入,这一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此外,翁冷村茂密的植被为胡蜂养殖提供了天然优势,今年 1 月,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出资建立胡蜂标准种群培育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将基地承包给经验丰富的村民,要求其以优惠价格向其他农户提供蜂群,同时借助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用药用昆虫研究所的专业力量,为养殖户提供 “手把手” 的技术指导,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扶持与技术帮扶链。

更为可贵的是,村里注重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如银氏兄弟的大米加工厂、板生丽的豌豆粉摊等,这些带头人不仅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还通过自主经营品牌与街边摊位,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且村里通过举办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土特产知名度,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合力与集群效应。去年,翁冷村人均纯收入达 18700 元,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均纯收入超 1 万元。

在乡村建设方面,以前翁冷村道路多土路,垃圾乱扔。近年来,在各方助力下,路面硬化、路灯安装、污水有序排放,“颜值”大增。村干部与驻村队员通过政策宣讲、参观学习等方式,让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村里还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栽花种草、引水建塘,,打造出了一步一景的村道风光与别具韵味的水塘景观。

乡村振兴不仅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足。翁冷村作为傣族村寨,村民对舞蹈的热爱深植于民族文化基因之中。驻村工作队员敏锐地捕捉到村民需求,积极联系德宏州傣剧团、梁河县文化馆,邀请专业舞蹈老师开展培训,培训内容既涵盖传统民族舞蹈的传承,又融入现代国风舞的创新元素,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云南烟草部门还出资改扩建活动室,为村民提供了更为宽敞舒适的活动空间,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作为傣族村寨,村里的非遗传承人挖掘整理民间故事,收集傣族老物件,计划建民俗馆,增添文化底蕴。同时,烟草部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为翁冷村中心小学安装太阳能、净水池,资助监测家庭在读大学生,为乡村长远发展培育人才力量。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努力下,翁冷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未来,他们将继续落实惠农政策,推动翁冷村持续发展,书写更为精彩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杨芮)


0
上一篇: 用实干书写驻村“答卷”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