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果、山下有瓜、房前有鱼、田里有粮、兜里有钱,这里有天堑通途,更有发展速度,它美而不自知,这就是大美新庄,一个专门产生美好,一个“随处一瞥就有景致”的地方,新庄乡7个村分别荣获省、市“美丽村庄”称号。
美丽的村庄环境。摄/李自林
近年来,云南省华坪县新庄乡党委政府通过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强乡、人才兴乡、生态立乡、农旅活乡五大战略,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绿美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了“农业强”的基础,浓厚了“乡村美”的气韵,拓展了“百姓富”的路子,走出了一条既有满仓余粮、瓜果遍地,也有”诗和远方'的振兴之路。
新庄村文化健康广场。摄/李自林
新庄村下辖40个村民小组,设1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绿美乡村示范点孙家院子是新庄村的一个自然村,现有人口31户93人。孙家院子山水环绕,农田丰饶,家家有鱼塘,户户有芒果,既有阡陌交通、十里稻香,也有青瓦白墙、炊烟袅袅,入目便是山水田园的美丽画卷。通过多年的产业发展,村民们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如果说经济产业是一个村庄的“面子”,那么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则是村庄的“里子”,也是村民们的“幸福密码”。新庄村不仅美在“面子”,更美在“里子”。
新庄乡露营基地。摄/李自林
近年来,新庄村按照“支部引领、平台搭建、抱团发展”的思路,从培育“新产业”和盘活“旧资源”两方面入手,一是投资入股天星砂石料加工厂,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生产砂石;二是引进企业共建田园水时光露营地;三是成立集镇自来水公司,让老百姓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四是种植优质水稻,发展“稻鱼共生”的生态种养殖模式32亩;五是建设新庄村果蔬包装箱厂,用废弃农膜生产果箱,既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又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六是积极探索“烟叶+N”生产模式,实现群众多元增收。通过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益达35万元以上。
烟叶产业健康发展。摄/李自林
“一村一落是美景,一山一水总关情。”新庄乡新庄村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村组自治、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模式,发动村民投资、投劳、投物、投技共同参与美丽家园建设。建成1座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1座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3.5公里,改厕980户。建设地埋式垃圾压缩机1台,24个村小组实现垃圾集中清运,村民每月一清扫形成常态。人居环境红黑榜、乡风文明红黑榜、小组公约、垃圾收费等村民自治制度有效执行。在乡村文明新风的吹拂下,村民们用自觉行动,托起了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梦想。
新庄村水稻文化节。摄/李自林
新庄乡始终坚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理念和“一村一特色”主题,做到项目建设与群众意愿相结合、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村庄文化相结合,突出特色。在美丽乡村示范点孙家院子建设中,本着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建设“四小园”共计91处,培育宜居宜业美丽庭院27户,完成绿化美化4000余平方米,力求在提升群众现代生活品质的同时,尽量保持孙家院子传统村落的原貌,打造浓厚乡愁韵味。
宜居和美的村容村貌。摄/李自林
产业花开百姓富,百姓富足振乡村。如今的新庄乡,不仅实现了产业之富,也成就了产业之美,乡村振兴稳稳托起百姓幸福梦的同时,也为农旅融合注入了全新活力。
奋进新时代,扬帆再出发。在乡村振兴新的“赶考”路上,在“十四五”发展的新征程上,华坪县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主动融入县乡发展战略,听党话,跟党走,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团结奋斗,奔向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
(文/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