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文旅 >> 浏览文章

陕西石泉县:深挖“鎏金铜蚕”文化内涵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6-1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6月11日,中国•石泉第三届鎏金铜蚕文化国际研讨会暨“鎏金铜蚕•丝路之源”招商经贸旅游系列活动在西安市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弘扬鎏金铜蚕文化与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主题,向全世界讲述鎏金铜蚕与“一带一路”以及“丝路之源—石泉”的融合发展故事,深入挖掘鎏金铜蚕文化内涵,持续扩大鎏金铜蚕文化品牌影响力,努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介会现场

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泉县委书记陈莲表示,“鎏金铜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也见证了“一带一路”的胜利起航,成为了石泉响亮的文化名片。自2019年首届鎏金铜蚕文化国际研讨会举办以来,广大专家学者深入挖掘以蚕桑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等为内涵的金蚕文化,全新阐释了以民为本、勤劳奉献、精益求精、追赶超越的金蚕精神,使千年“鎏金铜蚕”绽放出了新的光彩,为石泉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这次鎏金铜蚕文化国际研讨会旨在深入挖掘金蚕文化,实现古为今用,打响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为石泉高质量追赶超越再添新动力。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朱铭表示,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石泉鎏金铜蚕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利用国家级博物馆资源优势为石泉县搭建好宣传推广的平台。同时,在深度挖掘鎏金铜蚕出土地“谭家湾遗址”的文化内涵、打造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提高文化视野,提升研究深度,做强做大“鎏金铜蚕”品牌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并通过提炼鎏金铜蚕所蕴含的无私奉献、开放包容、勇于创新和工匠精神等途径,让国宝“鎏金铜蚕”演变为新时代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成为石泉对外宣传推广、实现小金蚕大产业历史性蜕变的响亮名片。

研讨会现场,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蚕学会理事长、陕西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钱永华,孟加拉国青年学者、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跨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加力布,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横渠智库首席专家党天虎分别以《鎏金铜蚕的文化意义与蚕桑产业》《后疫情时期以金蚕文化振兴促进中外民心相通》《解读有机生态陕南石泉的突破密码》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和学术交流,石泉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鸿宣读了中国•石泉第三届鎏金铜蚕文化国际研讨会“石泉宣言”。

研讨会后,还开展了“鎏金铜蚕•丝路之源”招商经贸旅游系列活动,依次举行了石泉招商引资推介会、富硒食品及名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会和旅游营销推介会。

其中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共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64.7亿元;富硒食品及名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会上共签约11个供需合作协议,达成农产品供需合作意向总金额6050万元,现场组织石泉本地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0家,设置展位25个,展销140余项名优富硒农产品和旅游文创产品;在旅游营销推介会上,现场发放了六月份“清凉夏日 约惠石泉”文旅惠民消费券,签订了旅游营销战略合作协议。

与会代表认为,要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弘扬鎏金铜蚕文化,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县,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更大力度推动经贸合作,积极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持续深化国际文化交流,讲好鎏金铜蚕与“一带一路”故事,叫响“鎏金铜蚕·丝路之源”文化品牌,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样板,力促“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县域振兴”,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共同谱写丝路合作的新篇章。

图、文/石泉县委宣传部


0
上一篇: 吉林文旅行业加速恢复
下一篇:湖北远安: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