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孙晓宁等人发表《社交机器人的适老化设计 : 动因 、实践与未来展望》文章

2024-10-11 来源:永州新闻网

        近日,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孙晓宁、研究生景雨田等学者发表论文《社交机器人的适老化设计 : 动因 、实践与未来展望》文章,在社交机器人学术研究界和行业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社交机器人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具有人或动物特征的人工代理 ,其最为明显的优势在于增加人们生理或心理上的幸福感 , 提高生活质量。与一般意义上的机器人有所不同 ,社交机器人技术在帮助特定用户群体的过程中主要在于支持“ 社交”而非执行机械的任务或提供纯粹的辅助功能 ,通常包括服务机器人和陪护机器人两种典型类别。前者是将支持独立生活的功能(如康复 、照料 、导航 、监控等)与社交互动结合在一起的机器人 ,后者更加强调社交支持对于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在国际上,社交机器人的适老化设计与应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学界和业界都对这个领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本文对 72 篇社交机器人适老化设计的文献资料展开  理论生成元综合研究,以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三个层次模型和社会支持理论为逻辑起点,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进行开放式编码,形成了社交机器人的适老化设计动因、设计范式、设计层次模型和设计组件 4 个研究范畴 ,并对各个部分包含的具体维度内容及内在关联进行了详尽讨论,最终构建了一个社交机器人适老化设计较为清晰的基本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与投入的5 个方面。本文对于系统了解社交机器人适老化设计这一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现状、促进多学科、跨领域、全方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还可以为进一步思考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促进社交机器人系统产品更理想地进行设计应用、推动社交机器人服务我国智慧医疗及养老实践提供借鉴

       据了解,本篇文章作者有:孙晓宁,男 ,1990 年生 ,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景 雨田,女 , 1998年生 ,硕士生。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赵宇翔,男,1983年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数字人文与媒介创新,健康信息管理。朱庆华,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用户信息行为,社会化媒体 ,健康信息学。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三生制药:双核驱动,生物类似药崛起,自免领域蓄势待发
下一篇:2024第十一届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大会顺利召开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