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山东沂水县武家洼镇朝阳官庄村的烟田里,沂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试验站科技试验员贺鹏霖正在指导烟农放置诱捕器。
“性诱剂必须在大面积连片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好的防治效果。”贺鹏霖介绍说,“诱捕器要放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喇叭口底部距地面1~1.2米为最佳,诱芯有效期为1.5个月左右……”
诱捕器应在烟青虫、棉铃虫第一代成虫发生前一周放置。要想准确把握放置诱捕器的时间,就要科学调查烟青虫、棉铃虫第一代成虫发生情况。临沂市局(公司)结合气象数据,分析预测虫情发生动态和病害流行规律,实现精准预警和及时联防联控。
近年来,临沂市局(公司)十分重视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利用土壤墒情监控仪、视频监控系统、害虫灯诱监控系统、害虫性诱监控系统等智能装备,实现对烟田环境和烟草害虫的实时在线监控。目前,已累计搜集绿色防控相关数据60余万条,发布预警信息800余条,有效提升了绿色防控成效。
为充分发挥“水”在烟叶质量提升中的关键作用,临沂市局(公司)召开烟田全面按需供水工作推进会,统一按需供水时机、模式和标准。“今年我们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把灌溉、施肥整合在一起,太省心了!”武家洼镇朝阳官庄村烟农张本兴说。水肥一体化技术借助灌溉系统,将肥液和水均匀地输送到烟株根部,以满足烟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养分的需求。
除此之外,临沂市局(公司)还利用土壤养分检测技术和作物生长模型,制定了“临沂烟区需水规律和灌溉模式”“按需供水烟田生长发育标准”,切实做好烟田按需供水工作。各产烟县坚持应浇尽浇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土壤类型、移栽期、移栽方式等实际情况分类施策,通过建立问题看板和供水配档表,全面提升按需供水质效。
“4月15日前移栽的,要迅速浇水封埯,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基部茎秆木质化;4月15日之后移栽的,要先浇水,促进烟株发育,在烟苗冒出井窖口3~5厘米时再封埯,防止土埋芯叶影响大田整齐度。”临沂市局(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中心主任田雷在烟农技术培训班上讲道。
“烟草公司推行的一项项新举措,不仅促进了烟叶质量提升,还帮我们省了不少钱。”尝到甜头的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吕家官庄村烟农袁雪玉高兴地说。(高强 王丽丽)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撑起安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