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深入贯彻精益生产理念,全面落实“稳产能、降成本、提质效”主基调,强化生产一线责任,聚焦流程分析,灵活运用精益工具,结合数智手段,搭建数字化现场模型,深挖降本增效潜能,争当降本增效“排头兵”。
梳理业务流程,聚焦成本分析
当前,常德卷烟厂正处于国产高速机设备迭代更新的重要阶段,面临着设备维修困难、设备过程损耗较大、零配件管理繁杂等一系列复杂状况。为化解这些难题,该厂坚守 ECRS 原则,精心梳理业务流程,加大现场管控力度,着重留意材辅料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停机原因的统计剖析,增强预防性维修工作,切实降低设备停机的频次,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将高速设备的性能充分施展出来,减少生产效能的损耗;全力推行成本管控机制,实时追踪并记录每台设备物料消耗及维修成本等关键指标,依据机台消耗状况实施精准的激励与考核举措,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设备微调,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与浪费;持续跟踪零备件的寿命周期,加强关键部位零件使用状态监控,做好零件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规范领用和归还的管理流程、合理安排维护保养工作,延长零件的使用期限,削减维修成本。
“我们会根据每日出具的目标完成报表,对薄弱机台的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优化提升。机台员工充分关注本机台的目标达成情况,主动与班组进行沟通了解、针对性整改,班组目标完成情况每月都在稳步提升。”卷包车间基层班组负责人介绍道。
操作工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结合信息技术,聚焦过程质量
智能化建设作为降本增效的关键一环,常德卷烟厂始终坚持在信息技术创新方面积极探索降本增效的全新路径。针对生产现场点多、线长、面广的生产特点,该厂成立数字质控小组,构建多个数字化质控应用场景模型,以小范围试点到全范围应用的模式,提高生产过程质量管控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例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预警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护保养,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损失。数字化现场模型还为生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基层管理做出更加准确和及时的决策。
同时,就水松纸涂胶质量监测这一棘手难题,该厂正式交付水松纸胶面检测系统。通过六个光斑照射水松纸涂胶面,能够实时监测水松纸胶水涂抹量,对于胶水涂抹量低于临界值的烟支予以剔除,剔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则显示红色报警信息并停机,及时提醒操作工,防止批量水松纸涂胶不合格的烟支流入下道工序。该系统有力保障水松纸涂胶质量的合格达标,提高滤棒和烟支搭接的可靠性,有效降低烟支掉头的风险,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对比几个月以前,烟支质量缺陷剔除成功率大幅提高,异常信息反馈更加及时,机台运转流畅,辅料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卷包车间卷烟机挡车工张晗感慨道。
数字质控会议现场
深挖员工潜力,聚焦队伍建设。
降本增效的落实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持续的人才发展机制是确保这一支撑稳固持久的基石。一直以来,常德卷烟厂积极探索人才培育模式,开设操作人员岗位培训,依托“专家面对面”、“周末课堂”、“移动课堂”等活动锤炼岗位技能,以各技术员、专家工匠、修理工为授课讲师,坚持“理论+实操”的模式,从设备构造、传动原理、装配要求等方面对设备进行剖析,结合维修案例强化各操作工技术能力和质量管控意识,及时预防和修正设备常见问题,推动设备长效稳定运转。
同时,该厂积极探索搭建见习平台,签订师徒协议,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为青年员工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在见习平台上,青年员工有机会接触到工厂运转的各个环节,深入了解整个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断精益降本增效意识,持续积蓄优化人才储备库。
“周末课堂加深了我对设备运行的认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老师教导的技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加速故障处理与排查,降低原辅材料的损耗,提升生产效能,达到机台降本增效的目标。”青年操作工方祖光如是说。
“师带徒”实操教学现场
未来,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将继续压实责任,深化基层管理体系,积极调动员工积极性,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策略,致力于消除浪费、提升品质与效益,不断推动降本增效工程取得实效。
(肖浩聪 樊滨瑞)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丰田混动到底强在哪?开完锋兰达智能电混双擎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