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银龙穿壑激活振兴轴

2025-03-27 来源:永州新闻网

3月18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承建的西十高铁全线首座通信铁塔完成组立,标志着西十高铁通信工程建设进入全面施工新阶段。

当钢铁巨龙穿越秦巴山脉的千年屏障,当时空距离在轨道延伸中重新丈量,西十高铁以其雄浑的身姿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交通史诗。这条横亘于秦岭汉水之间的交通动脉,不仅承载着“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战略使命,更在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交响乐中谱写着动人乐章。

山河为证,交通强国的立体叙事。在中国高铁发展的坐标系上,西十高铁正以划时代的笔触勾勒着新的时空维度。这条全长255.7公里的钢铁长龙,将以350公里时速穿山越岭,将西安至十堰的时空距离从4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构筑起西北与华中两大城市群的黄金走廊。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拼图,西十高铁的战略价值超越地理界限。它向东衔接武十高铁直抵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向西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在空间重构中形成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联动轴线。西十高铁通车后,西安至武汉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2.5小时左右,使关中平原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真正迈入“半日经济圈”时代。这种时空压缩改写着区域发展格局,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振兴之路,山水之间的希望图景。秦巴山脉的层峦叠嶂曾长期阻隔发展脚步,如今西十高铁的轨道正化作打开山门的金钥匙。在商洛柞水县,高铁站建设与特色小镇规划同步推进的场景,演绎着现代交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话。这个曾因交通闭塞而“养在深闺”的秦岭秘境,正依托高铁机遇重构发展逻辑。沿线的金丝峡5A级景区的年接待量预计大幅提高,山阳漫川关古镇的民宿集群初现雏形,柞水木耳通过高铁快运实现12小时直达长三角餐桌。高铁经济带来的不仅是要素流动的加速度,更是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商洛西站高铁新城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将现代服务业与生态农业创新嫁接;山阳中药材产业园借力冷链物流专线,构建起“种植、加工、研发”的全产业链;丹凤葡萄酒庄通过“高铁+旅游”模式,实现产业价值倍增。

战略棋局,区域协同的时代答卷。在西十高铁铺就的轨道上,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谋远虑。这条通道向北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在两大国家战略的衔接处架起要素流通的桥梁。高铁网络打破“胡焕庸线”的千年魔咒,使西部内陆获得对接东部沿海的战略通道。在安康高新区,来自珠三角的电子元器件企业正沿高铁线布局产业基地;在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跨区域协作已成常态。这种要素的逆向流动,正在改写中国产业梯度转移的传统剧本,构建起东西双向互济的新发展格局。

当动车组列车驶出终南山隧道,阳光穿透云层照亮蜿蜒的轨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与混凝土铸就的工程奇迹,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迹。西十高铁以其跨越山河的气魄,在缩小发展差距中彰显制度优势,在促进区域协调中诠释执政智慧,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大国担当。(黄海明)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江苏泗阳:开展季度市场调研 精准研判市场态势
下一篇:筑牢青春防护屏障 守护校园无烟蓝天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