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4.5万列,日均通行量超23列,平均每2小时完成一列入境班列换装。这一里程碑标志着霍尔果斯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跃升,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陆路运输的黄金节点,以中国速度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机制创新破壁垒,效率跃升显韧性。霍尔果斯口岸通过“票据译制前置”“平行作业”等流程优化,将通关时间压缩30%,并首创“宽轨15对运输方案”,单日接发班列突破15对。这种“驻站轮换+精准调度”模式,使到发线利用率提升18%,车辆周转效率提高22%。机制创新不仅破解了传统口岸“车等货”的瓶颈,更以分钟级停留时间保障了“中国制造”高效出海,凸显中国在全球物流网络中的韧性支撑。
数字赋能强联通,智慧通关启新程。口岸打造“智能场站系统”与“海关云眼监管平台”,实现舱单数据核验与非侵入式查验同步完成,全程通关时间缩短至30分钟。区块链技术赋能的电子提单,让车货信息全程可视,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即可完成跨部门联办。数字技术不仅将单日通行能力提升至23列,更构建起“数据跑路替代人员跑腿”的智慧生态,为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货物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服务升级筑高地,开放共赢促繁荣。霍尔果斯推出“7×24小时通关服务专窗”,疑难问题30分钟响应,并创新“舱单归并申报”模式,为企业节约40%单证成本。同时,联合保险机构推出班列延误险,以市场化手段化解跨境运输风险。这种全周期服务体系吸引87条线路常态化运行,辐射18国46城,既助力长三角、珠三角产品走向欧亚,又反向输送中亚优质农产品,形成双向贸易闭环。
霍尔果斯口岸的4.5万列班列,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生动实践。从单一货运通道到多式联运枢纽,从传统制造业输出到新能源、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集聚,这条钢铁丝路正以创新、智慧、开放的姿态,勾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愿景。未来,随着欧亚经济联盟深化合作与“一带一路”红利释放,霍尔果斯有望成为链接亚欧大陆的超级节点,持续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中国动能”。(杨泽琛)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董事长王敬实地督导·全流程把控,装库科技团装项目品质再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