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2.99亿吨,同比增长3.6%;日均装车18万车,同比增长4.7%,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钢铁动脉保供能,煤炭运输稳民生。能源物资关乎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根基,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大秦、唐包、瓦日、浩吉等主要货运通道的强大运力,持续加大疆煤外运力度,全力保障煤炭供应。1 至 4 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 6.72 亿吨,其中电煤就达 4.64 亿吨,充足的电煤供应,让千家万户的灯火长明,工业生产的机器不停运转,稳稳托举起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同时,矿建材料、冶炼物资运量也呈现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 29.3%、10.7%。这些基础物资的顺畅运输,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制造等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推动经济稳步前行的 “燃料”。
整合联运资源,打造物流升级新引擎。铁路部门积极变革,大力发展物流总包服务,吸引大宗货物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不仅优化了运输结构,还显著提升了运输综合效能。以 “豫焦鲁煤” 等物流总包大宗班列的开行为例,实现了货物运输的规模化、集约化,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与此同时,铁路部门与航运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出 119 个多式联运 “一单制” 产品,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压缩了运输时限,降低了全程物流费用。1 至 4 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 538.1 万标箱,同比增长 19.1%,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向高效、便捷、低成本方向迈进,为各类企业发展营造了更优的物流环境,助力实体经济轻装上阵、加速奔跑。
班列驰骋,架起全球经济合作 “钢铁桥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老铁路等跨境运输通道,承载着 “中国制造” 走向世界,也将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引入中国。1 至 4 月,中欧班列稳定开行,中亚班列累计开行 4725 列,同比增长 21%;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跨境货物 197.6 万吨,同比增长 7.6% 。从欧洲的先进机械设备,到东南亚的特色农产品,再到中国的电子产品、家电等,跨境铁路运输让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紧密相连,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的商品种类,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还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着铁路力量。
展望未来,相信铁路部门将继续秉持服务初心,不断提升货运能力与服务质量,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续写更多精彩篇章,持续擦亮民生幸福的底色。
(冉锦涛、刘欢)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文化专列载书香 全民阅读再升温